第八一三章 大收官——大英帝国的最后终结(八)-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第八一三章 大收官——大英帝国的最后终结(八)-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太平天国-笔趣阁
太平天国
作者:兰色幽香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比起那七艘装载得满满腾腾,纵然再着急,也只能连咳嗽带喘做蜗牛爬的小伙伴们来,本是一身轻松地担负着警戒任务的“莱比锡”号和“科隆”号,如今一踏上逃窜之路,自然跑得最快。
不过,正当“莱比锡”号和“科隆”号两舰的官兵们正为此感到无比的万幸,不停地在各自的胸前划拉着对他们的万能的上帝表示真挚感激的十字的时候,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脚底板儿抹了油了般的他们,其实是正在往死神的怀抱里狂奔。
正如董二丹盘算好了的那样,此时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旗舰“文天祥”号战列舰,已经与“兴安岭”号等四艘铁甲舰一起,就在他们的逃窜之路上,热切地等候着他们的到来呢。
可很搞笑的是,当几乎是并驾齐驱的“莱比锡”号和“科隆”号猛然迎头撞见了真正的红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的时候,两舰上的官兵们,不仅没有丝毫的恐怖感,反倒犹如是看到救星似的,那原本都是紧绷着心,顿觉轻松。
原来,他们又是想当然地将正迎头驰来的这些各个如同一座黑压压的大山般的巨舰,当成了他们的大英帝国盟友的战舰,不少的官兵们居然还兴奋得一面呜嗷地狂呼乱叫,一面丢帽子、舞胳膊地向着这些在危机时刻能够及时伸出手拉他们一把的“他们的大英帝国盟友们”致意。
但没有闲工夫的许宗扬,给予他们的回应只有一个,那就是由“文天祥”号战列舰和“兴安岭”号等铁甲舰们的炮口里呼啸而出的炮弹。
“莱比锡”号和“科隆”号这两艘装甲舰,本是丹麦舰队的两艘主力战舰,但在丹麦沦陷于普鲁士人的铁蹄之下后,作为战利品,曾经的“丹麦”和“罗尔夫?克雷克”号,顺利成章地就被普鲁士人收纳进了自己的腰包。
如今。他们终于走到头了。
在太平天国红海军那一阵阵冰雹般的炮火重锤下,尽管几乎全身都裹满了铁甲,但是,“莱比锡”号和“科隆”号仅仅是在顷刻之间,就被砸成了碎片。
“莱比锡”号和“科隆”号的惨状,则彻底吓倒了那位作为德军第二舰队司令官的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少将,他再也不敢跑了,直接就把一面白旗,高高地悬挂在了“萨克森”号战舰的桅杆之上。
于是,德军第二舰队的其余战舰们自然更是乐于效仿……
第三战。波罗的海海战。
当然,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基尔湾海战。
尽管已经有了俾斯麦这样一位贪得无厌的铁血宰相,但是,曾经的普鲁士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却依旧还是将他们的目光,都死死地盯在了脚下的陆地之上。
在军队的发展上,他们始终将建立一支强大的、打遍欧洲大陆的陆军作为主要发展目标,即便就是在这场席卷了全球的大战打响之际。尽管已经有了俾斯麦的光辉思想作为指路明灯的普鲁士帝国,竟然都还没有一支像样的海军。
以至于当一八六七年的普鲁士帝国终于想起了必须也得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的时候,入侵丹麦和挪威所俘获的十余艘大小战舰,居然都成了普鲁士帝国舰队不得不依靠的中坚力量。
当然。一八六七年之后的普鲁士帝国,在海军发展的道路上,走的还是相当快的。
依靠着战争的战利品,以及大英帝国盟友的拔刀相助。再加上自己努力勤奋的再创造,短短的八年时间,普鲁士帝国不仅变成了如今的德意志帝国。帝国的舰队,也是从小到大,已经发展成了一支拥有着大小五十余艘战舰,比起他们那位曾经的海上帝国西班牙小伙伴来也绝不逊色的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
然而,无论是俾斯麦还是德意志帝国的其他巨头们却都没有想到,他们走上的这种所谓快速发展之路,其实是一条邪路。
邪就邪在他们的所谓海上武装力量的强大,其实仅仅只是一种躯体上的胖大。
由于俾斯麦的“鸡贼”心态,曾经的普鲁士帝国海军也好,如今的德意志帝国海军也罢,尽管身躯越来越肥胖,但真正的实战,却总是离着他们很遥远。
作为一支上上下下都是半路出家,本就极为年轻的武装力量,仅仅只是注重于形式上的强大,而缺少足够的实战经历,也更总结不出一套完全适合自己的理论体系来,一旦到了真正的、残酷的战场之上,势必就将立现其原形。
于是,即便就是再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在这支由一群实实在在的二杆子们所组成的队伍里,也就都是相当正常的事情了。
相继发生在帝国的挪威舰队和第二舰队身上的惨剧,俾斯麦很快就都知道了。而且还知道了令他尝到如此苦果的,并不是早已在英吉利海峡和地中海闹得风生水起的那个什么同盟国的联合舰队,而是从美洲战场上朝着欧洲战场聚拢而来的太平天国红海军太平洋舰队。
但与德意志帝国的将帅们一样,在痛骂了一番那两个舰队的指挥官们是饭桶、是蠢猪和混蛋之后,俾斯麦又感到很是万幸,而且,还更觉着以往他的那种“鸡贼”是多么的英明和伟大。
因为,当眼看着欧洲的战局越来越乱,已经乱到了连那个号称是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大哥都只是在苦撑在危局的时刻,他英明的俾斯麦大人不仅没有将德意志帝国的海上力量拿去给他的这位大英帝国大哥看门护院,还断然地将原本是驻扎于威廉港的第一舰队,全部收拢进了基尔港内。
试想一下,倘若不是他的这种先见之明,第一舰队这支德意志帝国海军的主力,毫无疑问地就会成为正在杀气腾腾地向着英吉利海峡杀来的太平天国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猎物。
当然,在骂够了、庆幸完了并窃喜过了之后,俾斯麦的那种危机感,也还是十分地强烈的。过去,陆地上的混乱战局就已经让够他喝一壶的了,而如今,海上的威胁又突然变得愈发地真实和强烈。
还是那句话,大不了就一拼而已!
为了最后的一拼,俾斯麦开始前所未有地频繁召见海军的将帅们。
经过反反复复的盘算,俾斯麦和海军的将帅们达成的一致见解是,这支辛辛苦苦远道而来的太平天国红海军的太平洋舰队,是需要休整的,而起休整的地点,毫无疑问,只能是法兰西西海岸的某个港口。因此,决战尽管是不可避免的,但决战的时间,还是可以预测到的。(未完待续。。)
不过,正当“莱比锡”号和“科隆”号两舰的官兵们正为此感到无比的万幸,不停地在各自的胸前划拉着对他们的万能的上帝表示真挚感激的十字的时候,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脚底板儿抹了油了般的他们,其实是正在往死神的怀抱里狂奔。
正如董二丹盘算好了的那样,此时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旗舰“文天祥”号战列舰,已经与“兴安岭”号等四艘铁甲舰一起,就在他们的逃窜之路上,热切地等候着他们的到来呢。
可很搞笑的是,当几乎是并驾齐驱的“莱比锡”号和“科隆”号猛然迎头撞见了真正的红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的时候,两舰上的官兵们,不仅没有丝毫的恐怖感,反倒犹如是看到救星似的,那原本都是紧绷着心,顿觉轻松。
原来,他们又是想当然地将正迎头驰来的这些各个如同一座黑压压的大山般的巨舰,当成了他们的大英帝国盟友的战舰,不少的官兵们居然还兴奋得一面呜嗷地狂呼乱叫,一面丢帽子、舞胳膊地向着这些在危机时刻能够及时伸出手拉他们一把的“他们的大英帝国盟友们”致意。
但没有闲工夫的许宗扬,给予他们的回应只有一个,那就是由“文天祥”号战列舰和“兴安岭”号等铁甲舰们的炮口里呼啸而出的炮弹。
“莱比锡”号和“科隆”号这两艘装甲舰,本是丹麦舰队的两艘主力战舰,但在丹麦沦陷于普鲁士人的铁蹄之下后,作为战利品,曾经的“丹麦”和“罗尔夫?克雷克”号,顺利成章地就被普鲁士人收纳进了自己的腰包。
如今。他们终于走到头了。
在太平天国红海军那一阵阵冰雹般的炮火重锤下,尽管几乎全身都裹满了铁甲,但是,“莱比锡”号和“科隆”号仅仅是在顷刻之间,就被砸成了碎片。
“莱比锡”号和“科隆”号的惨状,则彻底吓倒了那位作为德军第二舰队司令官的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少将,他再也不敢跑了,直接就把一面白旗,高高地悬挂在了“萨克森”号战舰的桅杆之上。
于是,德军第二舰队的其余战舰们自然更是乐于效仿……
第三战。波罗的海海战。
当然,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基尔湾海战。
尽管已经有了俾斯麦这样一位贪得无厌的铁血宰相,但是,曾经的普鲁士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却依旧还是将他们的目光,都死死地盯在了脚下的陆地之上。
在军队的发展上,他们始终将建立一支强大的、打遍欧洲大陆的陆军作为主要发展目标,即便就是在这场席卷了全球的大战打响之际。尽管已经有了俾斯麦的光辉思想作为指路明灯的普鲁士帝国,竟然都还没有一支像样的海军。
以至于当一八六七年的普鲁士帝国终于想起了必须也得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的时候,入侵丹麦和挪威所俘获的十余艘大小战舰,居然都成了普鲁士帝国舰队不得不依靠的中坚力量。
当然。一八六七年之后的普鲁士帝国,在海军发展的道路上,走的还是相当快的。
依靠着战争的战利品,以及大英帝国盟友的拔刀相助。再加上自己努力勤奋的再创造,短短的八年时间,普鲁士帝国不仅变成了如今的德意志帝国。帝国的舰队,也是从小到大,已经发展成了一支拥有着大小五十余艘战舰,比起他们那位曾经的海上帝国西班牙小伙伴来也绝不逊色的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
然而,无论是俾斯麦还是德意志帝国的其他巨头们却都没有想到,他们走上的这种所谓快速发展之路,其实是一条邪路。
邪就邪在他们的所谓海上武装力量的强大,其实仅仅只是一种躯体上的胖大。
由于俾斯麦的“鸡贼”心态,曾经的普鲁士帝国海军也好,如今的德意志帝国海军也罢,尽管身躯越来越肥胖,但真正的实战,却总是离着他们很遥远。
作为一支上上下下都是半路出家,本就极为年轻的武装力量,仅仅只是注重于形式上的强大,而缺少足够的实战经历,也更总结不出一套完全适合自己的理论体系来,一旦到了真正的、残酷的战场之上,势必就将立现其原形。
于是,即便就是再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在这支由一群实实在在的二杆子们所组成的队伍里,也就都是相当正常的事情了。
相继发生在帝国的挪威舰队和第二舰队身上的惨剧,俾斯麦很快就都知道了。而且还知道了令他尝到如此苦果的,并不是早已在英吉利海峡和地中海闹得风生水起的那个什么同盟国的联合舰队,而是从美洲战场上朝着欧洲战场聚拢而来的太平天国红海军太平洋舰队。
但与德意志帝国的将帅们一样,在痛骂了一番那两个舰队的指挥官们是饭桶、是蠢猪和混蛋之后,俾斯麦又感到很是万幸,而且,还更觉着以往他的那种“鸡贼”是多么的英明和伟大。
因为,当眼看着欧洲的战局越来越乱,已经乱到了连那个号称是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大哥都只是在苦撑在危局的时刻,他英明的俾斯麦大人不仅没有将德意志帝国的海上力量拿去给他的这位大英帝国大哥看门护院,还断然地将原本是驻扎于威廉港的第一舰队,全部收拢进了基尔港内。
试想一下,倘若不是他的这种先见之明,第一舰队这支德意志帝国海军的主力,毫无疑问地就会成为正在杀气腾腾地向着英吉利海峡杀来的太平天国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猎物。
当然,在骂够了、庆幸完了并窃喜过了之后,俾斯麦的那种危机感,也还是十分地强烈的。过去,陆地上的混乱战局就已经让够他喝一壶的了,而如今,海上的威胁又突然变得愈发地真实和强烈。
还是那句话,大不了就一拼而已!
为了最后的一拼,俾斯麦开始前所未有地频繁召见海军的将帅们。
经过反反复复的盘算,俾斯麦和海军的将帅们达成的一致见解是,这支辛辛苦苦远道而来的太平天国红海军的太平洋舰队,是需要休整的,而起休整的地点,毫无疑问,只能是法兰西西海岸的某个港口。因此,决战尽管是不可避免的,但决战的时间,还是可以预测到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