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皇宫,福宁殿。



    黑夜笼罩了皇宫所有的殿宇,只有不时走过的披坚执锐的大内禁军,给这一片死一般的静寂带来些许的生气。



    晚年的赵扩很少去妃嫔处,由于身体原因,他迷上了道教修炼术,修道之下,就更是深居简出,难得与人谋面了。



    昏昏沉沉睡去的赵扩,像是做了噩梦,眼皮忽然睁开,脸色煞白,满头大汗。



    他费力地爬了起来,在阴阳图案的织毯上坐好身子,双腿盘好,放好拂尘,开始打起坐来。



    看他身着道袍、打坐时虔诚无比的样子,还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味道。



    执政前期,朝政由权相韩侂胄把持,执政后期,则是由奸相史弥远与皇后杨桂枝控制,除了做乌龟修道,似乎没有其它事可做。



    这或许也就是他经常御笔一挥,乾坤独断,不经两府决策机构,直接下达执行的原因。



    “太极者无极而生,无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修道者,在于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无为而治,炼成纯阳之体……”



    想起赵竑的话,赵扩心里一动,慢慢站了起来,肃身而立,打起了太极拳来。



    一招一式,也不知道中间几式是不是正确,一套打下来,赵扩的身子,已经热了起来。



    “再来!”



    赵扩打起精神,又开始了第二轮的练习。



    不知道练了几遍,直到满脸的汗水,气喘如牛,赵扩这才瘫躺了下来,闭目养神,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这一觉睡到自然醒,接着被侍者李顾轻声叫醒。



    “官家,济国公赵竑在外觐见!”



    “让他稍稍等候一下。”



    赵扩下了打坐榻,早有宦官端上洗漱的热水和青盐等物。



    “官家,是先用早膳还是先用金丹?”



    李顾跟了上来,继续问道。



    “今天就不用金丹了,让济国公去嘉明殿,和朕一起用早膳。”



    赵扩的目光中,不由自主闪过一丝憎恶。



    嘉明殿,南宋皇帝进膳之所,除了大内禁军和几个宫女宦官,没有几个人。



    赵扩这皇帝,当的也够节俭的。



    心里这么想着,跟着宦官进了大殿,看到赵扩坐在桌边,赵竑赶紧上前,躬身一礼。



    “儿臣见过陛下!”



    “坐吧,陪爹爹一块用饭。”



    赵扩温和地说道,犹如普通百姓家中一样。



    宋代,尤其是南宋的宫中礼仪,可能是历代最为简单、最接地气了。



    “爹爹,你就吃这些?”



    看到眼前的稀粥、炊饼、几样小盘素菜,赵竑不由得一愣。



    这个傀儡道士官家,可真够节俭的。



    他的心里,整天到底在想些什么?



    “外面的百姓没饭吃,我怎能骄奢淫逸啊。”



    赵扩面不改色,摆摆手,示意赵竑坐下用饭。



    赵竑喝起热粥,看着桌上的餐具酒器,竟然没有一件是金银之物。



    再看赵扩的穿着,穿戴朴素,靴子颜色发白,似乎穿过多次。



    赵竑暗暗摇头。他忽然想起,上元佳节,赵扩也没有宴请群臣。难道这也是因为节俭之故?



    赵竑吃着,不自觉弄出了声音。



    赵扩看了看赵竑,毫不所动,依然是面色平静,人畜无害。



    这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糟糕透了的皇帝!



    “爹爹,元夕佳节一事,儿臣多谢爹爹的栽培!”



    用完早膳,父子二人就在殿前说起话来,这也是赵竑此来的目的。



    “都是父子,不必多礼。”



    赵扩轻声说道,嘴边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



    “早就听人说你精通琴技,想不到竟然如此炉火纯青,折服外邦使臣。《笑傲江湖》,《临江仙》个个都是惊世骇俗,你更是一位诗词大家。朕很是欣慰。”



    原来是在外国使臣面前,自己给大宋挣了面子。



    赵竑稍作思索,便说了出来。



    “谢爹爹赞赏。孩儿上次说过,弹曲赋词只是小技,如何解决大宋的几大顽疾,才是正道。我大宋虽是海内燕平、百姓安居乐业,但居安思危,才能让大宋真正走向复兴和繁荣。”



    恭维的同时,赵竑顺带提出了问题和隐患。



    他也知道,赵扩宽厚仁慈,不会因为一些“胡言乱语”就龙颜大怒。



    要不然,这些年的养气修身,可就白练了。



    “嘉定十四年,鞑靼大军进逼金国汴京,与我北伐王师接触,胶西大军纷纷南逃,京东大军则是直接降于鞑靼。我大宋亦不得不遣派使者通好于鞑靼。”



    赵扩徐徐道来,似乎在说一件微不足道、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小事。



    “爹爹长于深宫,不谙边事。你倒是说说,这个鞑靼,他能把金人从北地赶到黄河以南,兵锋之盛,恰似当年女真。你说的,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爹爹,这鞑靼,实为我朝心腹大患!”



    赵扩提到了蒙古,赵竑不由得精神一振,说了下去。



    “爹爹听说过丛林法则吗?”



    “何为丛林法则?”



    赵扩惊愕地抬起头来,平静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波动。



    “所谓丛林法则,就是生存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秦始皇灭六国、五胡乱华、金人灭辽,鞑靼攻伐西夏、金人,都是如此。要想适应丛林法则,就得自强,不然就会被淘汰。鞑靼禽兽之邦,不习中华文明,奉行的就是丛林法则。我大宋远比西夏、金朝富裕,鞑靼必会南下。和鞑靼一战,势在必行。所以儿臣才说,鞑靼是我朝心腹大患。”



    赵扩听着,默认不语。



    “爹爹有所不知,儿臣听闻,这鞑靼大军里面,有一群佛家盗墓贼,专门盗挖历代皇陵。这些家伙盗挖墓穴里的葬品不说,还喜欢把帝王的头骨做成酒具,残忍至极。”



    元灭南宋,西藏藏传佛教僧人杨琏真伽盗掘南宋皇陵,盗取其中珍宝,其中宋理宗赵昀的尸体因为入殓时被水银浸泡,还未腐烂,盗墓者便将其尸体从陵墓中拖出,倒悬于陵前树林中以沥取水银。随后将赵昀头颅割下,并制作成饮器,送交元朝统治者,制成喝酒的酒器。赵昀的头颅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大都后,才在元大都的皇宫中被找到。



    明洪武二年,朱元璋以帝王礼葬宋理宗头骨于应天府(江苏南京)。次年,又将赵昀的头骨归葬到绍兴永穆陵旧址,修复南宋皇陵。



    所以,赵竑并不是信口胡说,而是提前四五十年,说出真相而已。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你倒是有些忧患意识。”



    赵扩脸色发白,已经不复一贯的镇定。



    专门盗墓,还喜欢把帝王的头骨做成酒具。这岂不是说,自己即便是百年之后,御龙宾天,尸骨还要被人糟蹋吗?



    “你倒是说说,怎么样才能化解?”



    怎么样化解,当然不能整天打坐养气,需要的励精图治,实干兴邦。



    当然,心里这样想,嘴上可不敢说出来。



    “爹爹,你可知我朝三大弊端吗?”



    上次没有说完的话,这一次可不想错过。



    “是那三大弊端?你直说就是。”



    “那就是“三冗”,“冗兵”、“冗员”、“冗费”。因为“三冗”问题无法解决,导致我朝积贫积弱,无法倾力北伐,只能因循守旧,无法自拔。”



    赵竑的话,让赵扩的目光中,终于有了一丝亮色。



    “三冗”,“冗兵”、“冗员”、“冗费”,果然是一针见血。



    “孩儿,你说的这“三冗”,却该如何解决?”



    赵扩轻声问了出来。



    “三冗”问题,“冗兵”、“冗员”、“冗费”,环环相扣。兵多了、官多了,花费自然就高了。



    但大宋从立国开始,这“三冗”就存在,要解决,却始终没有合适的办法。



    “爹爹,解决之法,无非是裁冗员、清冗兵,冗费自然解决。除此之外,还要彻查田赋,兴商开矿,通海裕国,扩大和金人的榷场。朝廷赋税充足,就可以编练新军,铸造利器,以备边事了。”



    赵竑结合着后世的“经验”,以及这具躯体脑子里的知识和所见所闻,徐徐说了出来。



    商税占了八成多,田赋不足两成,经济泡沫化的厉害。这是并不是后世工业革.命后的机器时代,哪里来那么多的工业产品支撑商业。不信,你说出几个大型的机械制造工厂试试。



    人,总是要吃饭的。归根结底,大宋还是手工业和农业时代,还是农产品为重。



    除了专卖和苛捐杂税,别无他法。而这些民脂民膏,都被士大夫权贵们瓜分殆尽了。



    “彻查田赋,谈何容易?”



    赵扩轻轻叹息了一声。



    “爹爹,嘉定初年,一贯会子可换铜钱四百文,十五年过去,一贯会子只值铜钱一百文。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经济崩溃,百姓已经是苦不堪言。”



    赵竑继续苦口婆心,想增加自己在赵扩心中的印象分。



    “平江府太湖流域,沃野数万顷,尽为权贵之家所有。绍兴府鉴湖一带,湖田2300多顷良田,也尽为豪族侵占。权贵侵夺民田,蚕食鲸吞,百姓沦为佃民,任其鱼肉。”



    赵竑看着赵扩,肃拜一礼。



    “陛下,恕臣狂悖。我朝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权被极度削弱,士大夫一家独大,此事危害极大,已经动摇国本了!“”



    “仓促之下,要大刀阔斧,恐怕会天下震动,朝野不安。当年孝宗皇帝、光宗皇帝都想革除土地兼并弊端,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追忆往事,赵扩的脸上,似乎有了些惆怅。



    “陛下,无需操之过急,只需择一路一府试行,待见成效,建成全国之模范,再于各路推行。”



    赵竑轻声说道。其实这想法并不难,和后世建立经济特区,以点带面一个道理。



    “皇儿,你比以前沉稳多了。”



    赵扩轻轻点了点头,话题一转,站了起来。



    “你我父子一起练拳,说起来,有几招我已经忘了。”



    “爹爹,随心所欲就好。”



    赵竑和赵扩一起站好,开始练了起来。



    既然赵扩不想谈,那就不要勉强。



    “爹爹,儿臣是过来谢恩的。明日,儿臣就去军器所任职了。”



    “事情小心做就是了,无过便是功。等一会,你去一下坤宁宫,也给皇后视膳问安吧。”



    赵扩轻描淡写,练拳的速度不变,脸上的神情也是不变。



    “儿臣明白了!”



    赵竑心中一荡,赶紧应允。



    看来,这位傀儡父王皇帝,心中也是明白的很。他是在教自己怎样做事。



    不过,自始至终,赵扩并没有提到史弥远。也不知道,是不是对史弥远深恶痛绝。



    君弱相强,相信每一个君王,都不会心里舒服。

章节目录

穿越南宋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浮沉的命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43章 攻心,穿越南宋当皇帝,笔趣阁并收藏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