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府。



    从方家庄回来后,晋王惊得浑身冷汗。



    他觉得长时间以来,自己伪装得极好,其他人会相信自己是胸无大志的。



    可是却不料,方觉知道了,父皇也知道了。



    且今日去观瞻,一路回来的时候,晋王才意识到一件事情。



    “如此盛事,齐王魏王居然都不在,父皇也没将秦王放出来放风……”



    “难道,父皇真的在试探我?”



    “大意了。”



    晋王摇头,他意识到一个问题。



    若自己真是闲云野鹤,什么也不在意,那么也不会在意京城中的风声。



    父皇并未派人,让自己去方家庄,可是自己却去了,说明自己对京城风云一直很关注。



    而且这次新粮的收统,居然恰好选在,齐王与魏王同行出去秋猎的时机。



    也恰好,在秦王禁足的时间里。



    这就值得品味。



    “父皇想看看,我是否对天下大事关心。”



    “也想试探,我是否有野心。”



    “我竟就这么轻易上当。”



    若真是一个纨绔皇子,无心大事,那就不该去凑这个人多的热闹。



    朝廷大员,今日都在,去露脸这种事情,只有藏着想法的人才会。



    真想要远离夺嫡的人,今日不会特意打听消息后,一大早赶到。



    晋王苦笑,自嘲,他终于明白一切的伪装,都被龙椅上的亲爹看得是清清楚楚。



    “不,我装得还是有用,否则父皇不会试探我。”



    “可是方觉,从一开始就怀疑我了,不愧是天下奇才。”



    “拜他为师,不亏……”



    ……



    皇帝圣旨,由内阁颁发,下传全国,需要一段时间。



    大赦天下,也是需要走一些程序,只是京城里天子脚下,做事可以很快。



    其他地方的赦免,需要钦差或是吏部巡抚官员,下去一一督办,御史也会随同。



    收粮那日过后,方家庄也开始陆续采收所有粮食。



    然后做了个统计,合了个亩产平均数,报给了户部。



    御蔬署的人,还在方家庄学习,最近又多派了几个人。



    因为有些粮食可以种两季,下一季可以开始准备种植了,这就是他们学习的好机会。



    “一番收获之后,土地被吸收了养料,已经有些贫瘠,得养一段时间的地。”



    庄子里,方觉今日带着御蔬署的几人,亲自传授新粮种植法。



    “这倒是与传统方法大差不差。”署丞刘金说道。



    作为御蔬署的粮官,刘金算是天底下,最懂粮食的人之一。



    对于方觉的许多说法,他都可以领悟,甚至有时根据经验举一反三。



    “方大人庄上,沤肥的粪池,与常人的不同,我见有时起肥时还要加一些东西进去?”



    刘金觉得是时候,问一问秘方了:“不知少师您,有什么特殊的配方?”



    “倒也不是配方,都是现有的东西,合在一起用罢了。”



    说着,方觉拿出纸条,交给刘金,正是方家庄沤肥的法子。



    他道:“这法子中,有些可以省去,平民只怕难以凑齐那么多东西,因此粮食产量会受影响……但最差也不会比我庄上,少三成以上。”



    养地、沤肥、选种、育苗、照料。



    种粮食就是这样,每个过程都很重要,一个细节没到位就是减产,甚至可能颗粒无收。



    “莫说少三成,就算少五成,也足够天下百姓过得富足了!”御蔬署的副署丞说道,由衷敬佩方觉。



    “这都是少师的功劳啊。”署丞笑道。



    方觉摇头:“刘大人过奖,我不过是拿出这些东西,若无朝廷的普及,只怕几十年才能让天下百姓吃饱饭。”



    “有朝廷就不同,在陛下的支持下,最多两年之内,夏国就会大变样!”



    见方觉如此不居功,众人皆是感慨:“少师毫不贪功,实乃我辈楷模。”



    “可是……我听闻,有人建议陛下,今后多征两成税……”一人无奈地说道。



    方觉冷不丁转头:“谁建议的?!”



    ……



    翌日,早朝。



    百官齐聚,但却都看着前排,一个个眼神颇为不自在。



    诸葛青山也望了一眼,站在自己身旁的方觉。



    一身白衣,仿若江湖草芥,显得格外醒目,在这朝堂之上还真是独具一格。



    “少师……你怎么来朝会了?”诸葛青山笑道。



    “老大人,我可是太子少师从一品,还兼任火枪局督造,自然可以来吧?”方觉打趣道。



    在满朝文武之中,有资格与诸葛青山站在第一排的,也就方觉了。



    众人虽然觉得诧异,但也没认为有何不可,毕竟方觉的官职与贡献都摆在那里。



    诸葛青山道:“老夫只是疑惑,少师加封督造已久,怎么突然有空上朝?”



    他说得玩味,表情戏谑。



    方觉尴了个尬,挠了挠头。



    这是说我懒,没来上过朝呢?



    确实,从入京开始到今日,方觉还是第一次站在朝堂上。



    他也确实感觉到,奉天殿真大,哪怕战了几十个朝臣,依然觉得空旷。



    “少师今日,可有什么章程,是否需要老夫助力?”诸葛青山低声问道。



    方觉虽然在朝,但看他自己潇洒的态度,与陛下无所谓的样子,就知道他是个超脱局外的角色。



    今日却故意入局,实在是意外,可见他必然有什么诉求。



    诸葛青山想着,若是正事,可以帮衬的就帮衬一下。



    “老大人放心,我不是来搞事的,不会针对任何人。”方觉听出他试探之意,这样回道。



    “那就好……若是少师对什么有不满,可以与老夫商议,朝堂上多少要讲些和谐与脸面,不要闹得太大。”



    诸葛青山意味深长地说道。



    “老大人似乎知道,我为何而来?”方觉淡淡道。



    “陛下驾到……”



    两人还要嘀咕,却听到一声公鸭嗓子,内监在龙椅后的小门大喊了一声。



    随后便看到,穿着龙袍的皇帝,带着莫渊与王丰从后面走上龙椅。



    萧平硅坐下,莫渊与王丰,一左一右站在他侧面。



    “陛下万岁……”



    群臣微拜,不需要跪礼,只是躬身低头,持玉圭禀前。



    “众卿平……身?”



    萧平硅抬手时,却在群臣之中,看到一抹格格不入的雪白。



    白衣胜雪,儒雅谦和……这还是他,第一次在这种场面,见到穿着正经的方觉。



    一整个天下名士的气质,就扑面而来了。



    “少师?”萧平硅看见方觉,没有喊出声,心中却是很奇怪。



    他知道,这厮一向惫懒,根本不愿意上朝,也让叶红衣旁敲侧击过。



    结果叶红衣回来的答案,却是简单直接,说方觉不愿浪费时间去斗嘴皮子,愿意多睡一个时辰。



    鉴于方觉,在政务上没有什么表现,萧平硅也不指望什么,所以也就没要求方觉必须参加朝会。



    按理说,方觉兼任火枪局督造后,应该参加朝会的。



    皇帝知道也有人因此弹劾过,但奏章都没入内阁,就被御史台自己人给拦下了。



    傻子才会让方觉参加朝会。



    以方觉的地位与贡献,与诸葛青山差不多般的大神了,你叫他来干什么,一不小心当朝得罪了人怎么办。



    不如假装不知道这事儿。



    皇帝自然知道,百官的心态,大家都默契地,任由这个太子少师摸鱼。



    可是今日,少师却来参加朝会,且提前谁都没知会过。



    就很意外。



    更意外的是,他穿着一身白衣而来,虽然很白,但看得出材料并不贵重,更近于平民的服饰。



    别说火枪局督造,就算太子少师加封的时候,都是有朝服赐予的。



    可方觉却白衣而来,就让人有些思虑很多。



    已经有人猜到了什么,心中正在纠结,稍后是帮腔还是沉默。

章节目录

帝尊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万山尽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九十三章 白衣上殿,帝尊阁,笔趣阁并收藏帝尊阁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