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14年9月上旬
乾清宫
看过洪承畴的奏折后,从崇祯皇帝到朝廷百官都在心里大骂洪承畴;
有官员已经当场抨击和弹劾洪承畴;
洪承畴怎么离京城越来越远、离建虏越来越远了呢?
洪承畴怎么又损失了上万官军呢,搞得大同总兵差点丢掉性命呢?
洪承畴怎么打仗都不带军粮呢?
……
崇祯皇帝从随军太监那边得到很多添油加醋的消息。
他有些蠢蠢欲动,想换掉这个多次违抗自己旨意,又连续打败仗的总督,可接下来一想,还真没有能够坐这个位置的官员;
更糟糕的是,没有官员愿意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兵部官员,从右侍郎、左侍郎、到兵部尚书陈新甲,瞄到崇祯皇帝朝他们这个方向看过来,心知事情不好了!
如果拿掉洪承畴,那就只能他们三人中选一个去指挥;
于是,他们纷纷指出,这个时候不能换帅,容易军心涣散;
同时,他们还说道,建虏的确不容易对付,洪承畴大人前段时间还打了三个胜仗,待时机成熟,洪承畴大人必然给大家带来惊喜。
关键时刻,范复粹也帮了洪承畴一把,这才打消了崇祯皇帝的念头。
但不久之后,众官员得知,建虏又开始用炮轰永定门,而且每天还不断派出步兵作攻城的准备;
不断有一些建虏骑兵好像要冲到永定门前面。
于是,朝廷里的官员又开始躁动起来!
与此同时,京城的粮食不断涨价;
本来,原来粮价已经比天启年间上涨了1倍多,现在又上涨了四成,可把那些穷苦老百姓饿惨了。
范复粹提出要求商户不能涨价,并请求适当抛售存在粮库里的朝廷存粮。
但都察院和众多官员反对,他们反驳的理由有二点:不能与民争利、不能随意压制商户;朝廷存粮要应付建虏的长期围城。
关键时刻,勋贵中的成国公站出来了,但长期以来,他在朝堂上一直扮演木头人,平常只作观众和听众,很少站出来讲话的;
他说道:“启奏皇上,如果老百姓没有粮食,无法生存,他们是有可能半夜打开城门的。
如果饿死都不怕,他们还怕什么建虏的刀和枪呢?”
这话一说出来,把崇祯皇帝和众人吓一大跳!
崇祯皇帝和官员很少把这些穷人、老百姓、流民放在心上,平常最多的只是嘴巴上的同情;
他很少从老百姓和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今日被成国公这一点拨,马上惊醒了。
崇祯皇帝马上说道:“成爱卿讲得好!由锦衣卫出面,要求京城所有商户按往日价格出售粮食,否则严惩不贷;
同时,在京城设置10处布施点,发放米粥给京城穷苦百姓。”
众官员皆三呼皇上圣明。
但是,这只是解决了京城里的事情,京城外面的建虏怎么办呢?
重要时刻,兵部尚书陈新甲总算做对了一件事;
他上奏道,这只是建虏的诱兵之计,建虏希望大明官军与他们决战;
但不要担心,只要死守城墙,外面有蓟辽总督洪承畴的大军,建虏就毫无办法。
而且,陈新甲说道,如果让洪承畴匆忙与建虏决战,一旦失败,那么京城几乎无抵抗能力。
陈新甲看破了建虏的阴谋,并进行了后果分析,让崇祯皇帝和众官员彻底地冷静下来。
至此,有些官员尽管还是很急躁,但总算接受了这个建议,大家耐心地等待变局。
来到通州后,洪承畴继续派出夜不收侦察消息,通过三次胜仗和几次败仗,他已经彻底了解周围几位总兵的情况,彻底明白这仗应该怎么打。
他在焦急地等待着曹变蛟的到来;
有曹变蛟、白广恩和唐通三人作为进攻主力,还有杨国柱等步兵作为防守力量,这仗的赢面就很大。
暂时,他选择了继续“苟下去”。
一方面,继续大量运粮;另外一方面,派人四处侦察,寻找机会。
“多尔衮”已经收到皇太极的消息,他已经派出了豪格和阿巴泰两人率领约1万3千骑兵入关;
一方面准备掠夺更多的各种物资和金银;
另外一方面,辅助“多尔衮”,看看是否能够拿下京城。
“多尔衮”收到消息后,大喜;
他唯一担心的是豪格不听他指挥、还四处捣乱。
既然有这么好消息,他干脆将原来大明官军的“顺义大本营”整理了一番,作为清军的大本营;
“多尔衮”决定等豪格到来后,再一举歼灭或者摧垮洪承畴的部队;
这样,大明将再无反抗能力,他拿下京城就轻而易举了!
但他仍旧放出了夜不收,四处收集消息,以寻找占便宜的机会。
辽东宁远城
祖大寿选择了“苟”之后,众人只好每日在城头上看建虏的部队走过来、走过去;
张若麟、随军太监断断续续地收到山海关的救援消息,可是他们也无能为力,只好将军情如实地报告给朝廷和崇祯皇帝。
8月下旬后,他们突然注意到三个现象:建虏的骑兵减少了,山海关的救援消息也变少了;
还有,宁远城附近的建虏步兵变多了。
直到派出夜不收,从丛林穿过,带回来的消息是山海关的建虏骑兵没有了,步兵也撤走了,众人这才重新对这些消息分析起来。
周家护卫队队员仍旧在等待消息,算算时间,7月份下旬出去寻找周铉的团队应该回来的时间不会太长。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