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只是低头沉思,半晌都没说一句话,太后失了耐心:“你看这事如何?”
桓辞笑着摇了摇头:“此事岂容我置喙。更何况我也是个未嫁之人,如何能管得了别人的亲事。”
太后深深地看来她一眼,道:“你知道,我生下棠儿没多久后她父皇便去了。当时浔儿刚刚登基,地位还不稳。那时我忙着帮他,根本没时间照看棠儿。如今她长大了,也不很听我的话。我想着你们年龄相当,平日也是有说有笑的,不如你去与她谈谈,看看她究竟是个什么想头。”
桓辞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忍住了翻白眼的冲动。
怪不得这人没能帮宗政彻守住皇位呢,心思全都写在脸上,扯谎的能力也实在太差。
她笑着打了个机锋:“太后说得极是。她倒肯与我谈心,赶明儿我定去问问她。”
至于怎么问,之后又怎么回话,太后又管不着,不过与她打太极便是。
“你既有这个意思,何不现在就去。”
桓辞忍不住嘴角抽搐。
这也太心急了些,孙子是亲孙子,难道女儿便不是亲女儿了吗?
这念头让她忽然想起了父亲。
可情况究竟是不太一样的,她也算是自愿做这些事。
桓辞闷闷地站了起来,道:“既如此,我现在便过去坐坐。”
太后当即便转忧为喜,兴奋地握着她的手:“好孩子,还是你懂事。”
刚出了门,一只手便伸过来稳稳扶住了她的胳膊。
“我送郡主过去。”李弃与她对视一眼。
“多谢。”桓辞朝他嫣然一笑。
宗政棠近几日就住在正殿西侧小楼前头的院子里,距离太后的寝宫倒有些距离。
阿瑶在她另一边站着,好奇地盯着李弃。
“有什么话便说罢。”见李弃始终警惕地盯着阿瑶,桓辞便开口道。
李弃摇了摇头,压低声音道:“近来太后看得紧,我与王爷没能联系上。”
这话倒不假。宗政彻回京后处置了不少人,这些事桓辞有所耳闻。他既然这么大张旗鼓,太后这边必然也不会闲着。
不过近日她倒是收到了父亲的来信,说要来京城送她出嫁。她和宗政彻的婚事就定在四月二十一日,距现在也没多少日子了。
父亲要来京城,桓辞心里总是放心不下。她虽然想见着父亲,却不希望他来此地。可宗政渊那厮下了圣旨,让各地的王侯在四月二十日前入京。
李弃见她神色郁郁,以为她是因为太后嘱咐的事烦心,道:“嘉柔公主的事姑娘不必理会。”
眼看就要到地方了,桓辞瞧着拐角处走出来的宫女,朝李弃道:“就送到这儿吧,谢谢公公了。”
“是。”李弃朝她行了一礼便匆匆去了。
她进去的时候,宗政棠正独坐在罗汉塌上垂泪。女子一看到她便匆匆擦干了泪,吩咐下人看茶。
“不必了。”桓辞在她对面坐下,“我只是来同你说说话。”
“是母后让你来的吧?”
桓辞不置可否。
宗政棠垂头揪着手中的帕子,眼泪不受控制地落在衣衫上。
“你要说的话我已经知道了。”她呢喃道。
桓辞低头一笑:“我没什么要说的,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以为你会劝我听母后的话。”
“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该自己做决定。”
“那你呢?”宗政棠抬头看向她。
“我?什么?”桓辞不解地望着她。
“你明明不喜欢太子,为什么还要嫁给他?”
“对我而言这不重要。”桓辞笑道。
“那伏慎怎么办?”
桓辞的笑容僵在脸上,一瞬不瞬地盯着眼前的女子。
“你不必这么看着我,你们的那些事瞒不过我。”宗政棠轻声道。
桓辞久久没有回应,一言不发坐在她面前。
宗政棠挽了挽耳边的碎发,看着她道:“起初我还不愿意信,可去了一趟蒲州才发现竟是真的。你们二人在我看来其实挺明显的。只是我不知道,既然你们余情未了,为何你还要嫁给太子?”
“我们已经不可能了。”桓辞打断了她的话,“况且这是我自己做的决定,与他人无关。”
“太子知道这事吗?”宗政棠问道。
桓辞面露嘲讽:“他就算知道了,也会当作不知道的。”
“你说的不错。”宗政棠目露悲凉,“母后和他想要的实在太多了,这我从小便知道。”
“你——”
桓辞忽的想起了太后方才的话。为了保住年幼的宗政彻的太子之位,太后想必花费了不少精力。那个时候宗政棠年纪更小,她又是怎么长大的呢?
比起宗政棠,她实在幸福太多。虽然她自小便没了母亲,可乳母待她如亲女儿般,父亲和他手底下的人也一直格外关心她。
从小到大,她几乎没受过什么委屈,反倒被纵的有些霸道,甚至有点傻。直到她见识到了宗政渊的狠毒之后,她才开始明白父亲的愁闷。
与她相比,宗政棠虽也是锦衣玉食长大的,可比她那个时候懂事不少。
“其实,母后让我与苏常由见面时我便已经猜到了。可当时我一心想去蒲州,实在不想理会这件事。也许正是因为去了蒲州,我好似已经接受她的安排了。可我就是,不甘心。”宗政棠忍不住捂着脸呜咽起来。
桓辞呆呆地看着她,竟也有种想哭的感觉。
可她的眼泪,已在三年前的无数个夜里便流尽了。在她与伏慎了断的那天,在她被李氏一族恶意中伤的那天,甚至是听说他中了探花的那天夜里。
桌上的茶终于凉透了,宗政棠也终于哭累了。她顶着红肿的双目看向桓辞,不知女子何时红了眼眶。
第二天一早,嘉柔公主宗政棠与苏相长子苏常由定亲的事便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这下桓辞多了个一起学规矩的伙伴,二人由宫里的老嬷嬷带着学了不少东西。
从前那些她从不操心的事,如今竟也了解了大半。例如怎么为不同的人操持婚事丧事生辰宴,甚至是安排太子的妾室侍寝之类的事。
桓辞笑着摇了摇头:“此事岂容我置喙。更何况我也是个未嫁之人,如何能管得了别人的亲事。”
太后深深地看来她一眼,道:“你知道,我生下棠儿没多久后她父皇便去了。当时浔儿刚刚登基,地位还不稳。那时我忙着帮他,根本没时间照看棠儿。如今她长大了,也不很听我的话。我想着你们年龄相当,平日也是有说有笑的,不如你去与她谈谈,看看她究竟是个什么想头。”
桓辞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忍住了翻白眼的冲动。
怪不得这人没能帮宗政彻守住皇位呢,心思全都写在脸上,扯谎的能力也实在太差。
她笑着打了个机锋:“太后说得极是。她倒肯与我谈心,赶明儿我定去问问她。”
至于怎么问,之后又怎么回话,太后又管不着,不过与她打太极便是。
“你既有这个意思,何不现在就去。”
桓辞忍不住嘴角抽搐。
这也太心急了些,孙子是亲孙子,难道女儿便不是亲女儿了吗?
这念头让她忽然想起了父亲。
可情况究竟是不太一样的,她也算是自愿做这些事。
桓辞闷闷地站了起来,道:“既如此,我现在便过去坐坐。”
太后当即便转忧为喜,兴奋地握着她的手:“好孩子,还是你懂事。”
刚出了门,一只手便伸过来稳稳扶住了她的胳膊。
“我送郡主过去。”李弃与她对视一眼。
“多谢。”桓辞朝他嫣然一笑。
宗政棠近几日就住在正殿西侧小楼前头的院子里,距离太后的寝宫倒有些距离。
阿瑶在她另一边站着,好奇地盯着李弃。
“有什么话便说罢。”见李弃始终警惕地盯着阿瑶,桓辞便开口道。
李弃摇了摇头,压低声音道:“近来太后看得紧,我与王爷没能联系上。”
这话倒不假。宗政彻回京后处置了不少人,这些事桓辞有所耳闻。他既然这么大张旗鼓,太后这边必然也不会闲着。
不过近日她倒是收到了父亲的来信,说要来京城送她出嫁。她和宗政彻的婚事就定在四月二十一日,距现在也没多少日子了。
父亲要来京城,桓辞心里总是放心不下。她虽然想见着父亲,却不希望他来此地。可宗政渊那厮下了圣旨,让各地的王侯在四月二十日前入京。
李弃见她神色郁郁,以为她是因为太后嘱咐的事烦心,道:“嘉柔公主的事姑娘不必理会。”
眼看就要到地方了,桓辞瞧着拐角处走出来的宫女,朝李弃道:“就送到这儿吧,谢谢公公了。”
“是。”李弃朝她行了一礼便匆匆去了。
她进去的时候,宗政棠正独坐在罗汉塌上垂泪。女子一看到她便匆匆擦干了泪,吩咐下人看茶。
“不必了。”桓辞在她对面坐下,“我只是来同你说说话。”
“是母后让你来的吧?”
桓辞不置可否。
宗政棠垂头揪着手中的帕子,眼泪不受控制地落在衣衫上。
“你要说的话我已经知道了。”她呢喃道。
桓辞低头一笑:“我没什么要说的,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以为你会劝我听母后的话。”
“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该自己做决定。”
“那你呢?”宗政棠抬头看向她。
“我?什么?”桓辞不解地望着她。
“你明明不喜欢太子,为什么还要嫁给他?”
“对我而言这不重要。”桓辞笑道。
“那伏慎怎么办?”
桓辞的笑容僵在脸上,一瞬不瞬地盯着眼前的女子。
“你不必这么看着我,你们的那些事瞒不过我。”宗政棠轻声道。
桓辞久久没有回应,一言不发坐在她面前。
宗政棠挽了挽耳边的碎发,看着她道:“起初我还不愿意信,可去了一趟蒲州才发现竟是真的。你们二人在我看来其实挺明显的。只是我不知道,既然你们余情未了,为何你还要嫁给太子?”
“我们已经不可能了。”桓辞打断了她的话,“况且这是我自己做的决定,与他人无关。”
“太子知道这事吗?”宗政棠问道。
桓辞面露嘲讽:“他就算知道了,也会当作不知道的。”
“你说的不错。”宗政棠目露悲凉,“母后和他想要的实在太多了,这我从小便知道。”
“你——”
桓辞忽的想起了太后方才的话。为了保住年幼的宗政彻的太子之位,太后想必花费了不少精力。那个时候宗政棠年纪更小,她又是怎么长大的呢?
比起宗政棠,她实在幸福太多。虽然她自小便没了母亲,可乳母待她如亲女儿般,父亲和他手底下的人也一直格外关心她。
从小到大,她几乎没受过什么委屈,反倒被纵的有些霸道,甚至有点傻。直到她见识到了宗政渊的狠毒之后,她才开始明白父亲的愁闷。
与她相比,宗政棠虽也是锦衣玉食长大的,可比她那个时候懂事不少。
“其实,母后让我与苏常由见面时我便已经猜到了。可当时我一心想去蒲州,实在不想理会这件事。也许正是因为去了蒲州,我好似已经接受她的安排了。可我就是,不甘心。”宗政棠忍不住捂着脸呜咽起来。
桓辞呆呆地看着她,竟也有种想哭的感觉。
可她的眼泪,已在三年前的无数个夜里便流尽了。在她与伏慎了断的那天,在她被李氏一族恶意中伤的那天,甚至是听说他中了探花的那天夜里。
桌上的茶终于凉透了,宗政棠也终于哭累了。她顶着红肿的双目看向桓辞,不知女子何时红了眼眶。
第二天一早,嘉柔公主宗政棠与苏相长子苏常由定亲的事便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这下桓辞多了个一起学规矩的伙伴,二人由宫里的老嬷嬷带着学了不少东西。
从前那些她从不操心的事,如今竟也了解了大半。例如怎么为不同的人操持婚事丧事生辰宴,甚至是安排太子的妾室侍寝之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