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群众自救吧
义仓空虚,大灾将至。黄俊明想想这两点就头疼万分,这大灾一到,官宦未必有事,世家未必有事。但这贫民百姓和这整个道教,恐怕就要事事烦心了。
好在这贞观年间吏治还算不错,官宦再怎么说也不可能对百姓不管不顾,但义仓没粮,官府就算是有心那也无力啊。至于世家大族?呵呵,管你舍田翁是死是活,自己家里吃饱穿暖有铜子花这才是世家想要的。或许世家也有可能顾及名声从粮仓里找出那么十几担,二十几担粮食“接济灾民”然后转手又将过不下去日子的农户的田地买了去,没有田地的农民自然没了生活的所需,只能“感天谢地”的卖身为奴。。。到头来受益的还是世家,苦的还是农民。
至于道教,近一年的发展早已使道教取缔了佛教在平民心中的地位,更加根植于大众,虽说和这上层社会的人的交往也很是不错,但立足于民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再说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发出话来要帮助民众摆脱大灾。这万一灾一来,救济跟不上。那可就是大滑稽的事了。
“彦麟。”黄俊明沉声叫道。“通知在外的道人们,依托当地道观,收购粮食,有多少收多少,价格宁可贵一点也要保证各个地方道观有足够应对大灾的粮食。河南道、河北道两地缺粮可以外运。一切和当地官府打好招呼。陈明厉害,并请官府、当地大德监督粮食数目及用途。允诺官府。若平稳度过灾年。则将余粮献与当地义仓。道教个观分文不取。”黄俊明左思右想好一阵子才说出了这些话。
“可是师尊。”葛彦麟的语气有点疑惑。“这样收粮可是要花好多钱的。还有为什么要向官府允诺灾后将余粮献与当地粮仓?”
“钱不是问题!”黄俊明财大气粗的大手一挥。“如今咱们道门香火鼎盛,大小道观不说富得流油也差不多。再说买粮赈济灾民本就是造福大众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对社会福利的另一种体现。这样来看,粮价多少,花多少钱。也只是个数目问题。咱们天仙宫去年下半年的收入你也给为师看了。单凭咱们一宫的钱财,便足以支撑河南道或者是河北道半个道的粮食。而长安附近人民普遍富裕,咱们天仙宫只要留下足够的运转费用即可。其他的。换做粮食,先运往河南道或是河北道的贫困县吧。”
黄俊明稍微歇了两口气,随后又说道:“至于为什么要允诺在赈灾之后将余粮献与义仓。这就是政治了。大宗粮食在道观永远没有在官府的直接掌控下让人放心。再说咱们当道士的够吃就行了,要那么多粮食有什么用?徒增烦恼罢了。”
“谢师尊教诲,弟子了解了。”葛彦麟也不知是真的懂了。还是打算直接去执行黄俊明的想法。只是没等他转身离开,却又忽然想到什么,对着黄俊明请示道:“师尊,万一这河南道、河北道在大灾来临的时候没有筹集到足够的粮食,那该怎么办?”
葛彦麟的这个问话又让黄俊明一阵沉默,是啊,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大灾一来筹不到足够的粮,那又该怎么办?黄俊明恨不得将自己的头发全抓下来,这在现代的时候。那用的到琢磨这个?这一来到唐朝,自己明显与现代泾渭分明了起来。活的越来越累了。越来越不潇洒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想,都要去考虑得失。每每想起这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的问题,黄俊明真是抓心挠肝的抑郁。
“呼。。。”黄俊明略微静了静心,呼出一口浊气。很是无奈的说道:“彦麟,你去找些口齿伶俐的道人,让他们去河南河北两道传教吧,侧重点放在求人不如求己,还有互帮互助上面。万一筹不到粮,只能让民众们自救或是相互帮扶了。”黄俊明这些话都是硬生生的从脑子里挤出来的。
让民众发起自救。这再怎么说也不是黄俊明想要做的,甚至可以说,只有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官府才是这个角色的扮演人,只是官府不会告诉你,让你们自救或者说让你们互相帮扶,而是直接一句听天由命了事。
而这在黄俊明看来,也是最后的办法了。还好,历史的轨迹与原本的意境大不相同,起码在去年多数人都是积攒了很大一部分的粮食的,就算是河南道,河北道两道的民众手头也是有些粮食的。如果大家都省一下,应该能挨过去吧?黄俊明自我安慰似的想着。
“师尊。。。”葛彦麟拖着长音,似乎还要再问些什么,但见黄俊明脸色阴郁,还是硬生生的止住了,不过却紧紧地盯着黄俊明,似乎还想要让黄俊明主动问起。
只是黄俊明现在心烦的很,哪有兴趣在说些什么,见葛彦麟还像个电线杆子似的杵在自己面前,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下去吧,把该办的事情办完。还不快去!”最后几个字,却重重的咬着吐字。惊了葛彦麟一跳,匆匆转身安排人手去了。
葛彦麟一走,殿中立马又变得宁静起来,黄俊明做在蒲团上,半晌无法静心。甚至可以说有些烦躁的厉害,转头又拿起身旁的道藏翻看了两三页,便觉得有些厌倦,随手丢在一旁,又抄起李淳风的星象书,这次甚至连翻书的意愿都没有,直径将一摞子书抱起,放在了身后不远的书架上,道袍一脱,只穿着里衣,上床休息去了……今日第一章。二月份不想断更,不想断更,不想断更,可是,很困啊。很困啊。迷迷糊糊的写吧,要是写完了就传,写不完。。。那就写不完吧。反正西南的人品已经低到爆了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
义仓空虚,大灾将至。黄俊明想想这两点就头疼万分,这大灾一到,官宦未必有事,世家未必有事。但这贫民百姓和这整个道教,恐怕就要事事烦心了。
好在这贞观年间吏治还算不错,官宦再怎么说也不可能对百姓不管不顾,但义仓没粮,官府就算是有心那也无力啊。至于世家大族?呵呵,管你舍田翁是死是活,自己家里吃饱穿暖有铜子花这才是世家想要的。或许世家也有可能顾及名声从粮仓里找出那么十几担,二十几担粮食“接济灾民”然后转手又将过不下去日子的农户的田地买了去,没有田地的农民自然没了生活的所需,只能“感天谢地”的卖身为奴。。。到头来受益的还是世家,苦的还是农民。
至于道教,近一年的发展早已使道教取缔了佛教在平民心中的地位,更加根植于大众,虽说和这上层社会的人的交往也很是不错,但立足于民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再说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发出话来要帮助民众摆脱大灾。这万一灾一来,救济跟不上。那可就是大滑稽的事了。
“彦麟。”黄俊明沉声叫道。“通知在外的道人们,依托当地道观,收购粮食,有多少收多少,价格宁可贵一点也要保证各个地方道观有足够应对大灾的粮食。河南道、河北道两地缺粮可以外运。一切和当地官府打好招呼。陈明厉害,并请官府、当地大德监督粮食数目及用途。允诺官府。若平稳度过灾年。则将余粮献与当地义仓。道教个观分文不取。”黄俊明左思右想好一阵子才说出了这些话。
“可是师尊。”葛彦麟的语气有点疑惑。“这样收粮可是要花好多钱的。还有为什么要向官府允诺灾后将余粮献与当地粮仓?”
“钱不是问题!”黄俊明财大气粗的大手一挥。“如今咱们道门香火鼎盛,大小道观不说富得流油也差不多。再说买粮赈济灾民本就是造福大众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对社会福利的另一种体现。这样来看,粮价多少,花多少钱。也只是个数目问题。咱们天仙宫去年下半年的收入你也给为师看了。单凭咱们一宫的钱财,便足以支撑河南道或者是河北道半个道的粮食。而长安附近人民普遍富裕,咱们天仙宫只要留下足够的运转费用即可。其他的。换做粮食,先运往河南道或是河北道的贫困县吧。”
黄俊明稍微歇了两口气,随后又说道:“至于为什么要允诺在赈灾之后将余粮献与义仓。这就是政治了。大宗粮食在道观永远没有在官府的直接掌控下让人放心。再说咱们当道士的够吃就行了,要那么多粮食有什么用?徒增烦恼罢了。”
“谢师尊教诲,弟子了解了。”葛彦麟也不知是真的懂了。还是打算直接去执行黄俊明的想法。只是没等他转身离开,却又忽然想到什么,对着黄俊明请示道:“师尊,万一这河南道、河北道在大灾来临的时候没有筹集到足够的粮食,那该怎么办?”
葛彦麟的这个问话又让黄俊明一阵沉默,是啊,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大灾一来筹不到足够的粮,那又该怎么办?黄俊明恨不得将自己的头发全抓下来,这在现代的时候。那用的到琢磨这个?这一来到唐朝,自己明显与现代泾渭分明了起来。活的越来越累了。越来越不潇洒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想,都要去考虑得失。每每想起这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的问题,黄俊明真是抓心挠肝的抑郁。
“呼。。。”黄俊明略微静了静心,呼出一口浊气。很是无奈的说道:“彦麟,你去找些口齿伶俐的道人,让他们去河南河北两道传教吧,侧重点放在求人不如求己,还有互帮互助上面。万一筹不到粮,只能让民众们自救或是相互帮扶了。”黄俊明这些话都是硬生生的从脑子里挤出来的。
让民众发起自救。这再怎么说也不是黄俊明想要做的,甚至可以说,只有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官府才是这个角色的扮演人,只是官府不会告诉你,让你们自救或者说让你们互相帮扶,而是直接一句听天由命了事。
而这在黄俊明看来,也是最后的办法了。还好,历史的轨迹与原本的意境大不相同,起码在去年多数人都是积攒了很大一部分的粮食的,就算是河南道,河北道两道的民众手头也是有些粮食的。如果大家都省一下,应该能挨过去吧?黄俊明自我安慰似的想着。
“师尊。。。”葛彦麟拖着长音,似乎还要再问些什么,但见黄俊明脸色阴郁,还是硬生生的止住了,不过却紧紧地盯着黄俊明,似乎还想要让黄俊明主动问起。
只是黄俊明现在心烦的很,哪有兴趣在说些什么,见葛彦麟还像个电线杆子似的杵在自己面前,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下去吧,把该办的事情办完。还不快去!”最后几个字,却重重的咬着吐字。惊了葛彦麟一跳,匆匆转身安排人手去了。
葛彦麟一走,殿中立马又变得宁静起来,黄俊明做在蒲团上,半晌无法静心。甚至可以说有些烦躁的厉害,转头又拿起身旁的道藏翻看了两三页,便觉得有些厌倦,随手丢在一旁,又抄起李淳风的星象书,这次甚至连翻书的意愿都没有,直径将一摞子书抱起,放在了身后不远的书架上,道袍一脱,只穿着里衣,上床休息去了……今日第一章。二月份不想断更,不想断更,不想断更,可是,很困啊。很困啊。迷迷糊糊的写吧,要是写完了就传,写不完。。。那就写不完吧。反正西南的人品已经低到爆了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