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章节名:311 坦承</b>
皇后这么说,那就是十七公主和小郡主都学得不咋地了。其他人估计也差不多。也是,这些人都是图个新鲜凑热闹,能有多认真。
书院那些即将到来的女弟子,可能还需要靠了这个长长名声,将来好嫁入更高的或者是相当的门第。可这些公主郡主那都是低嫁,无须看婆家脸色的。至于王妃们,那更是无须这些来锦上添花了。真嫁了人就知道了,用得多的都是管家理事宅斗之道,诗词歌赋女红厨艺除了显摆用得了什么。
反正聂政带了两个女子到府上跟着顾琰学了三天,就可以出师了。这会儿多半都走到半道了。那两个女子是聂政得到通知以后上大公主府借来的,心灵手巧不用说了,更是肯用心学。顾琰还特地留意了一下,面貌只清秀而已,应该不是大公主要给儿子添的房里人。
而且像渝王妃带着女儿一起来学,小姑娘学得如何不知道。但初八萧允和顾琰还到渝王府赴宴来着,渝王妃肯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反正不管她们学得如何,也就还有两三天了。齐娘子得回王府教女学子们了。那些公主、郡主、王妃的,出了元宵也各自有事儿。掌管一府的要管理中馈,不用管家的,多半就是要上学的。
女学子们说是顾琰亲授,她又哪里有时间成日守着。多半还是要让齐娘子先盯着了。或者回头把白芷也教会,她也可以去教。白芷也将从正月十六开始就要回秦王府当差了。
何皇后笑道:“十六你的书院是不是就要开了?要不要给你贺一贺啊?”
“还是等儿臣正正式式的开张的时候吧。如今只算是将人集中起来先学着一些东西。”为了将人都留好,倒是需要多弄出些针法来传授了。或者旁的也可以教一些。不然,不能让人有向学之心,她的书院也不用开了。直接成为一个炒得火热然后不了了之的大笑话。
从皇后处告辞出来,顾琰转身往紫檀精舍去。她既然进宫,肯定得把团子带上,不然皇帝要问的。皇帝公爹的态度很明确:你来不来无所谓,你来了不把团子带来就很有所谓了。所以这会儿她得转道去接团子。另外,她还有事知会明晖一声。
年前派人去洛阳取姑祖母留下的藏书、字画、古董,当然是浩浩荡荡去了一大帮人。这可容不得半点闪失的。估摸着这会儿也都动身该回返了。顾琰收到信,说是留守在洛阳的老管家还有耿嫂子等人都跟着一道来了。倒不是不放心那些物件,肯定是来看望小师母和她腹中即将临盆的孩子,想来都高兴坏了。用老管家的话来讲,这是铁树开花啊。
先到皇帝跟前接了人,后者道:“你这么快就要走?”
这要是明晖,顾琰就会直接道:要不您留我吃个饭?可是皇帝跟前她还是不敢造次的,这位主心底还不怎么认同她,而且要不要杀她也只在一念之间呢。便只道:“是。父皇,儿臣告退。”一边抬起团子的手挥挥,“来,团子给皇爷爷道再见!”
“走吧走吧,闲着没事就勤着点带他来。”皇帝出宫看孙子次数多了,哪能不走漏点风声,让秦相为首的重臣絮叨了。
“是。”
顾琰出去和明晖把事儿说了,他应了声‘知道了’,然后嘀咕:“一个个老天拔地的了,又这么冷的天儿,出什么远门嘛。”
“师傅放心,这次的事情不比其他,我这次派去的都是仔细人,定会安排妥当的,路上也走得慢。老人家们也难得上一趟京。谁让你被钉在京城走不开呢。他们可不就自己来了。回头我都安排到师母隔壁的院子就是。”
“你看着办吧。”
出了宫又到三房去把消息告诉三夫人,三夫人很是高兴,她的童年便是在洛阳那座宅子度过,也是这些老人家或者是他们的父母照顾她成长的。
三夫人转而问起顾琰的书院准备得如何了,她答道:“先把人拉起来吧。学生呢,冲着我即将成为主政亲王的王妃,不会少。先生嘛,慢慢张罗起来。我寻了几位给我启蒙的先生,除了年纪实在老大的,或是已经在别人家坐馆的,有几位回复了到时候愿意来。琴棋书画倒是凑够了。再加上请的外援,场面不会难看。”暗自好笑,三夫人之前还抱怨自己招呼不打一声把她推了出去,如今却是处处为书院考虑起来。看来办这个书院让她除了儿孙又多了一样关心的事儿。
三夫人点点头,“那你以后是请个人帮你照看还是怎样?”
“怕是要请个人,但自己也断不能撩开手,至少在上正轨前。”顾琰顿了下,“三伯母,其实招收权贵之家的小姑娘们,只是我一开始的权宜之计。我还是想办成一家正正经经的书院的。所以,如今这些人都只是个噱头。”
三夫人反应过来,“其实你不光是为了刷名声同人争锋才要办书院?”
“嗯,我只能先这么说,然后慢慢把摊子铺开。我一直都觉得文化下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但如果大张旗鼓的说,那些老冬烘尤其是太学那些老先生以及各地官学的官员怕是都要说我异想天开。就让所有人都以为我就只是要做成如今这样好了。我想着将来的书院最好能办得比较有层次,既能教人读书识字,又能在其中挑出些好苗子重点培养。要做大也得有名声才行。”
历史上第一次文化下行便是孔老夫子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特权,开坛讲学。不过就算是如今,读书识字依然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儿。就算是家有十几亩地的耕读之家,也只能支持家中最有潜力的人去读书,而其他人都得在田里劳动这才能把日子过下去。所以,绝大多数人被排除在门外,一辈子都没有这个机会。这是针对所有人而言,其中女子又更是如此。
能读书识字,就有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便是没有科考的天赋,去当学徒也能比旁人多些上进的机会。在这个时代,读书人是真正受看重的。只是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机会而已。顾琰现在想做的,就是给人一个机会。
三夫人面色愈发的严肃,“琰儿,这件事真要做成了,可是一件大功德。只是,你想过没有,所费很大啊!”
这个顾琰心头有数,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才有能力支持的。她真要把事儿办成了,肯定是一笔源源不断巨大的支出。所以她才要事先和萧允商量,得到他的全力支持嘛。而且她也可以把自己名下的数桩买卖做大,都投入进去。这样就不至于全从秦王府的库房里搬了。
“嗯,只有慢慢来了。真要上正轨了,就好了。对了,你看我高兴得都忘了问,你知道了么?”三夫人一副猛然想起一桩事的样子。心头却是大为惊服,没想到顾琰还有这样大的抱负。既然她想做,自己日后便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全力支持她吧。毕竟这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什么?”看三夫人喜动颜色,顾琰一脸的莫名其妙,俯身去看摇摇车里抢着布娃娃的团子和元元。两小家伙一个抓了娃娃的手,一个扯了娃娃的脚正在拔河。
顾琰把老实不客气的团子的爪子抓了下来,另递了个手铃给他。小家伙撅撅嘴,不敢反抗母上的权威委屈的接受了。
“香雪,你舅母啊,有了。”
“我不知道啊,舅舅信里没告诉我。”
“你是晚辈,耿将军怕是有些不好意思同你说。香雪给我写的信,说是有两个月了。孙夫人派了自己带去的人在指点下人照看她。”
秦菀带去的稳婆之辈比当地的水平好许多,预备着她要生老二老三,所以都还留着。不过孙小丁很忙,所以暂时孙皓熙小朋友还当不成哥哥,她便把人遣去指点一下。怎么说也是顾琰的舅母,她肯定不能坐视。而且耿怀安如今也是孙小丁手下的得力干将。
“太好了!”顾琰也是高兴得不行。耿怀安妻儿之前都死在入侵的西陵人手里,如今能再有一个家有个孩子也不至于晚景凄凉。她转头看看拿着元元的手铃不住摇晃的团子,你小子又要添一个小长辈了。不过想想孙小丁那一脉,也就平衡了。
接下来便是过元宵了,十四下午小菊来禀报,她已经按计件的数量给二十个纺羊绒毛线的小丫头发了工钱。顾琰要的数量也提前达到了。
虽然是自家的丫头,但过年期间,除了自家轮到请客的时候,下人们还是可以偷偷松泛一下的。而且大冬天的,虽然烧了地龙,但手上的活计还是比较辛苦的。顾琰便定了一卷绕紧了高度一尺的线球单给两百文。这半个月,手脚麻利的便格外挣了二两银子。抵得上一个大丫鬟一个月的月例了。所以之前才能有那样大生产运动一样的场景哪,还提前完成了任务。
元宵的宫宴后,帝后带了皇子公主、大臣等登上城楼观灯,与民同乐。顾琰和萧允早早的便溜号了,带了团子自个儿逛去。
换过衣服下了城门便是皇家做的八个巨大的宫灯,无数百姓涌过来观看,也仰头看那群高高在上根本看不清面孔的贵人。因此,饶是有人开路,顾琰也不时感到有人朝自己挤来,实在是人太多了。
萧允见状便张开手护住她们母子,“走过这一段就好了。”这一段都是来看贵人的,虽然脖子仰断也看不清,但这不妨碍他们挤了来的热情。山呼万岁的声音也不小,看来老爷子这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民间评价还是挺高的,尤其如今他又迷途知返了。
城楼上自然早就发现他们一家溜号了。皇帝只做不知,难道派人去抓回来么?拢拢披风继续看着下方欢腾的盛世景象。他不出声,也就没人会公开的说出来,无谓得罪人嘛。
今天皇帝倒是没将毛衣穿出来,这事儿老九媳妇已经炒得太热了,再给她添把火非得糊了不可。他没穿,皇后和两位公主自然也就没有。
十七公主皱着鼻子小声道:“半道溜掉,九哥真不像话!”
十六公主笑道:“你是怨九哥没把你一道带走吧。你也不想想,他们一家子出去,再捎上你那不多余啊。九哥什么时候是会给自己找这种麻烦的人。团子是还小,大些懂事儿了他也得被扔在这儿。”反正她已经许亲是不可能跟去玩的,所以十七不能去,她很是开心。
终于绕进一条人流量小些的小巷子,脱离了朱雀大街。顾琰看看抱在怀里的团子,小家伙脸蛋红扑扑的,正兴奋得紧。对于弃了亮如白昼的大道还有些不满的样子,嘴里咿呀着。
其实小巷子里人也比平时多多了,今晚没有宵禁,怕是整个京城的人都涌到这附近来了。
顾琰小声问道:“以前逢年过节你一个人在街上乱晃也就罢了,怎么今天也不老实在城楼上呆着?”难道是习惯了?
“闷啊,而且明天起我就得去干苦力了。今晚再不出来玩一趟怕是不好找机会了。再说了,你不是喜欢这样真正的与民同乐,更甚于那般高高在上么。这小子现在挺压手的,你抱累了没有?”
“暂时还没有问题。”因为团子太过黏着自己,顾琰觉得她肯定是臂力练得最好的亲王妃。连续抱上一两个时辰没问题的。不过,她真的不太喜欢那么一直端着啊。看来枕边人也是挺了解她的。
萧允还是伸手把团子接了过去,搁到自己肩膀上坐着。这会儿周遭人少他已经把跟着的人驱退了,让他们亦步亦趋的跟着还有什么意思。
团子很习惯这个姿势,也不害怕。这样他看得更加的远了,愈发的满意。只是小手还朝热闹明亮的地方指着。一家子便穿过小巷子到了另一条主干道,比方才是好多了,也能满足团子的要求。于是沿街慢慢逛着看街道两旁的花灯。
大街上把孩子这么顶头上的倒也有,见到了还彼此点点头打个招呼。他们夫妻的面貌都弄得平凡了一些,倒也不显眼。就是孩子生得实在好些,却也不会太引人注目。
顾琰买了一盏走马灯,一转动外灯,里头的画像就像动起来一般。团子便目不转睛的盯着看,嘴里发出咯咯的笑声。
逛了一路,萧允道:“我之前没怎么吃饱,有些饿了。”
顾琰道:“我让你在家垫个底你偏不。”四下看看那些大酒楼不消说早就客满了,就是路边摊也是坐满了走累了歇脚的人。今晚所有地方都是生意爆好啊。再一看,角落里有一家卖莲子羹的,有人离开了位置。
后头何山一看这一家子的举动,心道不好。可别在外头吃坏了肚子。明儿王爷就要正式上衙了,皇上都已经正式下旨让秦王主政的。要是因为吃坏肚子头一天就不去肯定不妥。虽然他们家这位爷的五脏庙是经过战场考验的,可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如果因为这个让朝臣觉得靠不住那也太冤了吧。
于是何山走上前来,“爷,夫人,怕是不好在外头随便吃东西。明儿您还要上衙的。”
“那怎么办?”这么挤,挤回去且得费时间呢。
何山想了想,“今儿刘大总管轮休,他的府邸好像就在附近。”
顾琰失笑,“得,那咱们上他家打个秋风吧。”
刘方今儿不当值,正在家抱了儿女乐呵呢。他可没有萧允和顾琰这么好的精神带上孩子出去逛去。而且一个太监,带一双儿女出去显摆什么啊。没得挤了人招人在背后骂的。闻说有客至不由愕然,谁元宵佳节的上他这儿来啊。朝臣这会儿还都在城楼上陪着皇帝呢。怎么也得再过一阵才会散吧。他是之前感了风寒没有回去销假才难得的逢节休一次呢。
刘方抱着儿女出来就看到这一家三口外加何山等人。
“哎呀,原来是秦王、王妃、小世子还有何统领你们啊。这是哪阵风把这样的贵客给吹来了啊?快请坐快请坐,来人,上茶!”
一时下人们端凳子的端凳子,上茶的上茶,有条不紊的进行。刘方在内廷管几千人的,自个家的下人调教得自然不能差了。
团子已经到了顾琰怀里,盯着刘方手里的龙凤胎好奇的看着。一手抓着顾琰的衣襟,一手指着龙凤胎让她看,嘴里不知在说些什么。
“娘看到了,一模一样的。”顾琰只听说过,今天还是头一次看到。抱着团子坐下,示意廖永上前送上两份厚厚的见面礼。
“奴才代犬子、小女谢秦王、王妃厚赐。”
萧允道:“老家伙,你倒是真不嫌累,一手抱一个。”
“呵呵,抱不够啊。”一手带大,刘方再了解萧允没有了,看他一坐下就拿了一块点心往嘴里丢便知道他饿了。顿时明白过来他们上门来干什么来了,赶紧的吩咐厨下做吃的。
皇后这么说,那就是十七公主和小郡主都学得不咋地了。其他人估计也差不多。也是,这些人都是图个新鲜凑热闹,能有多认真。
书院那些即将到来的女弟子,可能还需要靠了这个长长名声,将来好嫁入更高的或者是相当的门第。可这些公主郡主那都是低嫁,无须看婆家脸色的。至于王妃们,那更是无须这些来锦上添花了。真嫁了人就知道了,用得多的都是管家理事宅斗之道,诗词歌赋女红厨艺除了显摆用得了什么。
反正聂政带了两个女子到府上跟着顾琰学了三天,就可以出师了。这会儿多半都走到半道了。那两个女子是聂政得到通知以后上大公主府借来的,心灵手巧不用说了,更是肯用心学。顾琰还特地留意了一下,面貌只清秀而已,应该不是大公主要给儿子添的房里人。
而且像渝王妃带着女儿一起来学,小姑娘学得如何不知道。但初八萧允和顾琰还到渝王府赴宴来着,渝王妃肯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反正不管她们学得如何,也就还有两三天了。齐娘子得回王府教女学子们了。那些公主、郡主、王妃的,出了元宵也各自有事儿。掌管一府的要管理中馈,不用管家的,多半就是要上学的。
女学子们说是顾琰亲授,她又哪里有时间成日守着。多半还是要让齐娘子先盯着了。或者回头把白芷也教会,她也可以去教。白芷也将从正月十六开始就要回秦王府当差了。
何皇后笑道:“十六你的书院是不是就要开了?要不要给你贺一贺啊?”
“还是等儿臣正正式式的开张的时候吧。如今只算是将人集中起来先学着一些东西。”为了将人都留好,倒是需要多弄出些针法来传授了。或者旁的也可以教一些。不然,不能让人有向学之心,她的书院也不用开了。直接成为一个炒得火热然后不了了之的大笑话。
从皇后处告辞出来,顾琰转身往紫檀精舍去。她既然进宫,肯定得把团子带上,不然皇帝要问的。皇帝公爹的态度很明确:你来不来无所谓,你来了不把团子带来就很有所谓了。所以这会儿她得转道去接团子。另外,她还有事知会明晖一声。
年前派人去洛阳取姑祖母留下的藏书、字画、古董,当然是浩浩荡荡去了一大帮人。这可容不得半点闪失的。估摸着这会儿也都动身该回返了。顾琰收到信,说是留守在洛阳的老管家还有耿嫂子等人都跟着一道来了。倒不是不放心那些物件,肯定是来看望小师母和她腹中即将临盆的孩子,想来都高兴坏了。用老管家的话来讲,这是铁树开花啊。
先到皇帝跟前接了人,后者道:“你这么快就要走?”
这要是明晖,顾琰就会直接道:要不您留我吃个饭?可是皇帝跟前她还是不敢造次的,这位主心底还不怎么认同她,而且要不要杀她也只在一念之间呢。便只道:“是。父皇,儿臣告退。”一边抬起团子的手挥挥,“来,团子给皇爷爷道再见!”
“走吧走吧,闲着没事就勤着点带他来。”皇帝出宫看孙子次数多了,哪能不走漏点风声,让秦相为首的重臣絮叨了。
“是。”
顾琰出去和明晖把事儿说了,他应了声‘知道了’,然后嘀咕:“一个个老天拔地的了,又这么冷的天儿,出什么远门嘛。”
“师傅放心,这次的事情不比其他,我这次派去的都是仔细人,定会安排妥当的,路上也走得慢。老人家们也难得上一趟京。谁让你被钉在京城走不开呢。他们可不就自己来了。回头我都安排到师母隔壁的院子就是。”
“你看着办吧。”
出了宫又到三房去把消息告诉三夫人,三夫人很是高兴,她的童年便是在洛阳那座宅子度过,也是这些老人家或者是他们的父母照顾她成长的。
三夫人转而问起顾琰的书院准备得如何了,她答道:“先把人拉起来吧。学生呢,冲着我即将成为主政亲王的王妃,不会少。先生嘛,慢慢张罗起来。我寻了几位给我启蒙的先生,除了年纪实在老大的,或是已经在别人家坐馆的,有几位回复了到时候愿意来。琴棋书画倒是凑够了。再加上请的外援,场面不会难看。”暗自好笑,三夫人之前还抱怨自己招呼不打一声把她推了出去,如今却是处处为书院考虑起来。看来办这个书院让她除了儿孙又多了一样关心的事儿。
三夫人点点头,“那你以后是请个人帮你照看还是怎样?”
“怕是要请个人,但自己也断不能撩开手,至少在上正轨前。”顾琰顿了下,“三伯母,其实招收权贵之家的小姑娘们,只是我一开始的权宜之计。我还是想办成一家正正经经的书院的。所以,如今这些人都只是个噱头。”
三夫人反应过来,“其实你不光是为了刷名声同人争锋才要办书院?”
“嗯,我只能先这么说,然后慢慢把摊子铺开。我一直都觉得文化下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但如果大张旗鼓的说,那些老冬烘尤其是太学那些老先生以及各地官学的官员怕是都要说我异想天开。就让所有人都以为我就只是要做成如今这样好了。我想着将来的书院最好能办得比较有层次,既能教人读书识字,又能在其中挑出些好苗子重点培养。要做大也得有名声才行。”
历史上第一次文化下行便是孔老夫子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特权,开坛讲学。不过就算是如今,读书识字依然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儿。就算是家有十几亩地的耕读之家,也只能支持家中最有潜力的人去读书,而其他人都得在田里劳动这才能把日子过下去。所以,绝大多数人被排除在门外,一辈子都没有这个机会。这是针对所有人而言,其中女子又更是如此。
能读书识字,就有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便是没有科考的天赋,去当学徒也能比旁人多些上进的机会。在这个时代,读书人是真正受看重的。只是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机会而已。顾琰现在想做的,就是给人一个机会。
三夫人面色愈发的严肃,“琰儿,这件事真要做成了,可是一件大功德。只是,你想过没有,所费很大啊!”
这个顾琰心头有数,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才有能力支持的。她真要把事儿办成了,肯定是一笔源源不断巨大的支出。所以她才要事先和萧允商量,得到他的全力支持嘛。而且她也可以把自己名下的数桩买卖做大,都投入进去。这样就不至于全从秦王府的库房里搬了。
“嗯,只有慢慢来了。真要上正轨了,就好了。对了,你看我高兴得都忘了问,你知道了么?”三夫人一副猛然想起一桩事的样子。心头却是大为惊服,没想到顾琰还有这样大的抱负。既然她想做,自己日后便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全力支持她吧。毕竟这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什么?”看三夫人喜动颜色,顾琰一脸的莫名其妙,俯身去看摇摇车里抢着布娃娃的团子和元元。两小家伙一个抓了娃娃的手,一个扯了娃娃的脚正在拔河。
顾琰把老实不客气的团子的爪子抓了下来,另递了个手铃给他。小家伙撅撅嘴,不敢反抗母上的权威委屈的接受了。
“香雪,你舅母啊,有了。”
“我不知道啊,舅舅信里没告诉我。”
“你是晚辈,耿将军怕是有些不好意思同你说。香雪给我写的信,说是有两个月了。孙夫人派了自己带去的人在指点下人照看她。”
秦菀带去的稳婆之辈比当地的水平好许多,预备着她要生老二老三,所以都还留着。不过孙小丁很忙,所以暂时孙皓熙小朋友还当不成哥哥,她便把人遣去指点一下。怎么说也是顾琰的舅母,她肯定不能坐视。而且耿怀安如今也是孙小丁手下的得力干将。
“太好了!”顾琰也是高兴得不行。耿怀安妻儿之前都死在入侵的西陵人手里,如今能再有一个家有个孩子也不至于晚景凄凉。她转头看看拿着元元的手铃不住摇晃的团子,你小子又要添一个小长辈了。不过想想孙小丁那一脉,也就平衡了。
接下来便是过元宵了,十四下午小菊来禀报,她已经按计件的数量给二十个纺羊绒毛线的小丫头发了工钱。顾琰要的数量也提前达到了。
虽然是自家的丫头,但过年期间,除了自家轮到请客的时候,下人们还是可以偷偷松泛一下的。而且大冬天的,虽然烧了地龙,但手上的活计还是比较辛苦的。顾琰便定了一卷绕紧了高度一尺的线球单给两百文。这半个月,手脚麻利的便格外挣了二两银子。抵得上一个大丫鬟一个月的月例了。所以之前才能有那样大生产运动一样的场景哪,还提前完成了任务。
元宵的宫宴后,帝后带了皇子公主、大臣等登上城楼观灯,与民同乐。顾琰和萧允早早的便溜号了,带了团子自个儿逛去。
换过衣服下了城门便是皇家做的八个巨大的宫灯,无数百姓涌过来观看,也仰头看那群高高在上根本看不清面孔的贵人。因此,饶是有人开路,顾琰也不时感到有人朝自己挤来,实在是人太多了。
萧允见状便张开手护住她们母子,“走过这一段就好了。”这一段都是来看贵人的,虽然脖子仰断也看不清,但这不妨碍他们挤了来的热情。山呼万岁的声音也不小,看来老爷子这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民间评价还是挺高的,尤其如今他又迷途知返了。
城楼上自然早就发现他们一家溜号了。皇帝只做不知,难道派人去抓回来么?拢拢披风继续看着下方欢腾的盛世景象。他不出声,也就没人会公开的说出来,无谓得罪人嘛。
今天皇帝倒是没将毛衣穿出来,这事儿老九媳妇已经炒得太热了,再给她添把火非得糊了不可。他没穿,皇后和两位公主自然也就没有。
十七公主皱着鼻子小声道:“半道溜掉,九哥真不像话!”
十六公主笑道:“你是怨九哥没把你一道带走吧。你也不想想,他们一家子出去,再捎上你那不多余啊。九哥什么时候是会给自己找这种麻烦的人。团子是还小,大些懂事儿了他也得被扔在这儿。”反正她已经许亲是不可能跟去玩的,所以十七不能去,她很是开心。
终于绕进一条人流量小些的小巷子,脱离了朱雀大街。顾琰看看抱在怀里的团子,小家伙脸蛋红扑扑的,正兴奋得紧。对于弃了亮如白昼的大道还有些不满的样子,嘴里咿呀着。
其实小巷子里人也比平时多多了,今晚没有宵禁,怕是整个京城的人都涌到这附近来了。
顾琰小声问道:“以前逢年过节你一个人在街上乱晃也就罢了,怎么今天也不老实在城楼上呆着?”难道是习惯了?
“闷啊,而且明天起我就得去干苦力了。今晚再不出来玩一趟怕是不好找机会了。再说了,你不是喜欢这样真正的与民同乐,更甚于那般高高在上么。这小子现在挺压手的,你抱累了没有?”
“暂时还没有问题。”因为团子太过黏着自己,顾琰觉得她肯定是臂力练得最好的亲王妃。连续抱上一两个时辰没问题的。不过,她真的不太喜欢那么一直端着啊。看来枕边人也是挺了解她的。
萧允还是伸手把团子接了过去,搁到自己肩膀上坐着。这会儿周遭人少他已经把跟着的人驱退了,让他们亦步亦趋的跟着还有什么意思。
团子很习惯这个姿势,也不害怕。这样他看得更加的远了,愈发的满意。只是小手还朝热闹明亮的地方指着。一家子便穿过小巷子到了另一条主干道,比方才是好多了,也能满足团子的要求。于是沿街慢慢逛着看街道两旁的花灯。
大街上把孩子这么顶头上的倒也有,见到了还彼此点点头打个招呼。他们夫妻的面貌都弄得平凡了一些,倒也不显眼。就是孩子生得实在好些,却也不会太引人注目。
顾琰买了一盏走马灯,一转动外灯,里头的画像就像动起来一般。团子便目不转睛的盯着看,嘴里发出咯咯的笑声。
逛了一路,萧允道:“我之前没怎么吃饱,有些饿了。”
顾琰道:“我让你在家垫个底你偏不。”四下看看那些大酒楼不消说早就客满了,就是路边摊也是坐满了走累了歇脚的人。今晚所有地方都是生意爆好啊。再一看,角落里有一家卖莲子羹的,有人离开了位置。
后头何山一看这一家子的举动,心道不好。可别在外头吃坏了肚子。明儿王爷就要正式上衙了,皇上都已经正式下旨让秦王主政的。要是因为吃坏肚子头一天就不去肯定不妥。虽然他们家这位爷的五脏庙是经过战场考验的,可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如果因为这个让朝臣觉得靠不住那也太冤了吧。
于是何山走上前来,“爷,夫人,怕是不好在外头随便吃东西。明儿您还要上衙的。”
“那怎么办?”这么挤,挤回去且得费时间呢。
何山想了想,“今儿刘大总管轮休,他的府邸好像就在附近。”
顾琰失笑,“得,那咱们上他家打个秋风吧。”
刘方今儿不当值,正在家抱了儿女乐呵呢。他可没有萧允和顾琰这么好的精神带上孩子出去逛去。而且一个太监,带一双儿女出去显摆什么啊。没得挤了人招人在背后骂的。闻说有客至不由愕然,谁元宵佳节的上他这儿来啊。朝臣这会儿还都在城楼上陪着皇帝呢。怎么也得再过一阵才会散吧。他是之前感了风寒没有回去销假才难得的逢节休一次呢。
刘方抱着儿女出来就看到这一家三口外加何山等人。
“哎呀,原来是秦王、王妃、小世子还有何统领你们啊。这是哪阵风把这样的贵客给吹来了啊?快请坐快请坐,来人,上茶!”
一时下人们端凳子的端凳子,上茶的上茶,有条不紊的进行。刘方在内廷管几千人的,自个家的下人调教得自然不能差了。
团子已经到了顾琰怀里,盯着刘方手里的龙凤胎好奇的看着。一手抓着顾琰的衣襟,一手指着龙凤胎让她看,嘴里不知在说些什么。
“娘看到了,一模一样的。”顾琰只听说过,今天还是头一次看到。抱着团子坐下,示意廖永上前送上两份厚厚的见面礼。
“奴才代犬子、小女谢秦王、王妃厚赐。”
萧允道:“老家伙,你倒是真不嫌累,一手抱一个。”
“呵呵,抱不够啊。”一手带大,刘方再了解萧允没有了,看他一坐下就拿了一块点心往嘴里丢便知道他饿了。顿时明白过来他们上门来干什么来了,赶紧的吩咐厨下做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