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间赖照微微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是的,他是这样说过,不过我并不信任他所说的话语,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将我等视为敌人,送粮食给我们不是资敌嘛?一旦他真的送粮,那么很可能就是爆发战争的开端。”
本愿寺显如同样赞同下间赖照的话,不过他还是不能够偏听偏信,让下间赖照下去之后,他又见了一些属下,说出来的话大同小异全都是一屁话。他只得将在前线的本多正信给召了来,本多正信看完下间赖照的报告,然后做出了的建议和下间赖照的建议大同小异,同时也做出了还有一个月时间的预估,不过和下间赖照不同的是建议下间赖龙从明处转为暗处继续潜伏丹波国。
本愿寺显如听了本多正信的建议之后做出了尽快准备好觉出胜负的决定,同时命令下间赖龙返越水城,加紧时间将越水城加强成为难以逾越的防御工事。他知道权力重要的是平衡之道,本多正信一家独大是不行的,唯有引进其他势力来平衡权力才能够突出本愿寺显如的重要性。
当本愿寺显如下定了决心要在一个月时间内决出胜负的决定,胜龙寺城内,足利义辉也见到了匆匆赶来的细川藤孝,明智光秀和和田惟政同时到达,听了细川藤孝的话,三人的表情各异。
足利义辉咬牙切齿低声怒骂伊达政衡的不识时务,明智光秀倒是一副全然在心的模样,而和田惟政则是略有所思的样子,表情各异,不过事实如此不得不考虑的是下一步该如何应对。
足利义辉看向了胸有成竹的明智光秀,外事不决问光秀,这个道理他还是懂得的,如今他能够拥兵上万,从一向一揆爆发以来的边缘化成为战争的一方的主要势力大多依靠的是明智光秀的谋略。
明智光秀做出的建议和下间赖照、本多正信的建议相差无几,当然对象反了一下,拥有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这是他做出的两家厮杀决出胜负的时间,一旦超过时间他们就要做好被伊达政衡包夹全歼的准备。
足利义辉听得伊达政衡竟然想要犯上作乱,再次怒骂起来,不过战国时代,犯上作乱不是常事嘛?明智光秀、细川藤孝、和田惟政三人侧目斜视足利义辉,俱都默然无语。
痛斥伊达政衡无法无天之余,足利义辉突然向细川藤孝问道:“刑部,你说说伊达政衡的话可信否,是否真的会在决战之时背后一刀结果了本愿寺。”
问得细川藤孝眼睛一愣一愣的,他倒是没有想到刚刚足利义辉还要怒斥伊达政衡的无信,转眼之间就变成了是否要相信伊达政衡的话,翻脸翻的是否有点太快了,有点转过来啊。细川藤孝沉吟了片刻,道:“说到这里,其实说句不好的话,当他背后捅刀的时候就是做好了战争的准备,我们不仅不能够欣喜,还要做好准备他的突袭。”
明智光秀微微点头,赞许道:“臣也是同样的意思,不要太过于执着伊达政衡,现在唯有尽快决出胜负,不过臣能够想到这一点,本愿寺也能够想到,这个战场的抉择非常关键。我们能够动用决战的兵力不会超过五万人,所以这个战场不能够过大,最好只能够容纳三四万人的战场,同时我们要占据高地,拥有俯视敌人的有利地形。”
明智光秀从怀中拿出了一份简陋的地图,说道:“将军,这条是淀川,左岸和大和国只有一山之隔,地利不在我方,那么只能够在右岸。这里是我们控制的高槻城,这里是本愿寺控制的茨木城,距离相近,只要半个时辰就能够抵达。臣的第一方案趁着双方对峙,趁夜突袭茨木城,能够攻占最好,不能够攻占就烧毁它,形成突破防线突袭石山本愿寺的迹象。”
停顿了片刻,明智光秀继续说道:“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步,一旦茨木城遭到攻击,本愿寺方面定然会前来攻打高槻城,我们就在高槻城与敌人决一死战,决出最终的胜利。”
足利义辉握紧了拳头,低声喝道:“好!”
下定了决心的本愿寺显如和足利义辉还是很果决的,各自命令本多正信和明智光秀去实施自己的计划。
永禄二年(1559年)七月二十七日夜,快要到半夜子时的时候,今夜原本就是残月的日子,可是天上乌云密布,看起来好像要下雨一般,却似下不下的让人难以捉摸。
茨木城内的蜂须贺正胜得了本多正信的命令见此情景,挥手道:“出城,偷袭高槻城!”同时,在高槻城的和田惟政在明智光秀的建议下很不情愿的成为了偷袭茨木城的不二人选,他也喝道:“出发!”
高槻城和茨木城几乎同时打开城门,走出一支千余人的精锐队伍,一支队伍直击高槻城,另外一支队伍攻打茨木城,为了迷惑敌人俱都灯火不明,人衔枚马衔环,无声无息的涌向敌城。
突然,一阵雷鸣,打乱了两支队伍的队形,蜂须贺正胜和和田惟政同时低声喝道:“好,竟然打起雷来,真是天助我也,上,夺取敌城。”各自俱都加快了脚步,雷声掩盖了脚步声。
直到两城之间时,直到两支先锋直面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才发现事情不对,很是愣了一下,一道闪电拉开了两支队伍的战争,两支队伍全都看清楚了敌人的真面目,狰狞的可怕。
可恶,蜂须贺正胜、和田惟政全都是一时之杰,哪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双方打得都是偷袭的主意,只是不曾想到双方竟然在半道上碰上了,唯一的信念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率先发动攻击的是蜂须贺正胜,他突然跳上马背,一手拉着缰绳,一手高举着手中的长枪,首大声吼道:“净土真宗的人间佛国,佛祖保佑,跟我诛杀前面的佛敌!”
说着,蜂须贺正胜大声吼叫着冲杀了出去,他麾下的部下们原本就已经热血沸腾,杀气腾腾,再见到自家的主将如此勇猛,不由得发自肺腑的同声吼叫起来:“诛杀佛敌!”
如雷般的吼叫,手持着长枪一步步向前走去,坚定不移的迈动脚步,杀向和田军势。
和田惟政眼见得己方士气一下子被对方压制,心中恼怒,知道现在是拼命的时候,再不拼命恐怕就要被压制住,然后就要被打得崩溃,同时他坚信胜利一定是属于他的。
和田惟政举着太刀,在马上不停地在军阵前沿来走动,一边逡巡一边大声吼道:“我,和田惟政,幕府的义士和京城的守卫者,今日与尔等一同并肩作战,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不被这群恶徒破坏,为了家中的父母妻儿不被这群恶徒屠戮,把你们的生命交给我,愿意把生命交给我的,就跟上我,走!”这时的和田惟政看起来比平时更加高大,简直如同一个巨人。众人不约而同的举起长枪,激动地挥舞着。
幕府军秉承着忠义和保护家园不被破坏的决心,本愿寺方则为了心中的信仰,双方都在这片土地之上挥洒着沸腾的热血,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蜂须贺正胜还是和田惟政的一声令下,双方的脚步加快。
双方迅速接近着,相距四十步,面对面都可以看清楚彼此的容貌,全都是年轻的容貌,不管是幕府还是本愿寺将最强的一支部队派遣了出去,征召的全都是年轻气壮的年轻人。
长枪很快交错在一起,互相之间开始拼斗,时不时的出现伤员倒下,然后后面的人员填补上来,继续互相战斗,舍命的搏杀,喊杀声此起彼伏,和着风中渐起的血腥味道,激战终于拉开了序幕。
足轻对足轻,武士对武士,这场合战还是以常规的方式进行着,浑然不像伊达军那般一拥而上,面对伊达军的时候武士们是危险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丧生在一名无名小辈的头上。
原本身为主将应该在后方指挥大军作战,不过由于是遭遇战,为了鼓舞士气,不管是蜂须贺正胜还是和田惟政,他们的站位都非常靠前,战斗很快进入了白热化,两人互相拼杀起来。
和田惟政出身甲贺世家,蜂须贺正胜乃是浓尾平原上驰骋的雇佣军头目,以双方的武力一时间陷入了僵局之中,蜂须贺正胜荡开了和田惟政的太刀,手中的长枪不停,直刺过去。
和田惟政身子一歪向着马下伏下,手中太刀不停割到了蜂须贺正胜的坐骑的眼睛之上,蜂须贺正胜滚落马下,他的长枪没有刺中和田惟政,但是也给了和田惟政的坐骑伤害。
双方半斤对八两双双滚落下来,还好没有被惊慌失措的坐骑给踩到,双方的护卫纷纷上前保卫他们的主子,蜂须贺正胜怒吼着,和田惟政咆哮着,隔着四五丈的距离对峙着。
战争总是不会如人的愿望,天上稀稀落落的下起了小雨,蜂须贺正胜再也忍耐不住,大吼一声冲杀了上去,和田惟政同样不敢怠慢,再次提刀上前,双方主将再次拼杀。
连主将都已经激烈的拼杀起来,其他的人当然也不能够袖手旁观,于是战斗顿时变成了一场混战,没有了有效的指挥,再加上雨越下越大,使得双方的阵型也开始混乱起来。
枪声、马蹄声以及短兵相接的刀剑声,使得天地间顿时变成一片阴暗。在这夏日里,淀川流淌而过的土地上沾满了士兵们的鲜血,双方展开殊死搏斗,鲜血顺流而下,染红了淀川。
习于作战的蜂须贺正胜、和田惟政,全都看清楚了情势已经非常焦灼,然而他们全都没有办法干掉对方,可是不干掉对方就无法保全自己,现在任何一方的任何疏忽都能够导致最终的胜负。
不管谁决定后撤,那么失败就会降临,更何况两人早已经分身乏术了,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缠住对方,然后等待着援军的到来,谁能够得到援军,谁就能够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和援军的鼓舞取得最终的胜利。
蜂须贺正胜的背后是本多正信的指挥,同样的和田惟政虽然羡慕嫉妒恨明智光秀,可是现在能够期望的就是明智光秀能够摒弃前嫌派遣援军前来支援,方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本多正信和明智光秀几乎在同时知道了遭遇战的爆发,一边痛斥对方的无赖和险恶,一边挥斥方遒,指挥着部将们展开着谋略的拼斗,很显然双方都想到了一块,在两个时辰之后得到的消息让他们同样无语。
相距蜂须贺正胜、和田惟政拼杀的地点数里之外的山脚之下,双方偷袭各自城砦的部队再次相遇,很快又打成了乱战,在淀川河畔同样发生了恶战,三个地点全都发生了乱战。
雨越下越大,双方拼杀了数个时辰,各自留下了三百余具尸体之后退却了,第一次双方的大战以这样的一种平局告终,本多正信和明智光秀全都知道他们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对手。
偷袭战打成了遭遇战,双方各自投入了四五千人的精锐部队,最终的结果就是地盘和战前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各自战死了三四百人,受伤的是死亡的两倍,还有就是积聚了更多的仇恨。
本多正信明白在正面战场他无法取得胜利,只能够再次催促畠山高政返河内国投入到和幕府军的战斗中来,同时还要催促松永久秀尽快结束大和之战,从背后袭击山城国,为包夹幕府军取得最终的胜利。
不过本多正信的想法是好的,本愿寺显如同样发布了法旨,不过这道法旨却差点让本就不和的畠山高政和松永久秀剑拔弩张起来。要知道在战前的时候松永久秀可是信誓旦旦的不会窥视大和国的,现在本愿寺显如的命令却是将大和国交予松永久秀的意思。同时,在战局的演变下,松永久秀也知道了他已经没有前往伊势国的时间,同样拿着鸡毛当令箭,赖在大和国,同时将畠山高政挤出大和国,达到独霸大和国的目的。
本愿寺显如同样赞同下间赖照的话,不过他还是不能够偏听偏信,让下间赖照下去之后,他又见了一些属下,说出来的话大同小异全都是一屁话。他只得将在前线的本多正信给召了来,本多正信看完下间赖照的报告,然后做出了的建议和下间赖照的建议大同小异,同时也做出了还有一个月时间的预估,不过和下间赖照不同的是建议下间赖龙从明处转为暗处继续潜伏丹波国。
本愿寺显如听了本多正信的建议之后做出了尽快准备好觉出胜负的决定,同时命令下间赖龙返越水城,加紧时间将越水城加强成为难以逾越的防御工事。他知道权力重要的是平衡之道,本多正信一家独大是不行的,唯有引进其他势力来平衡权力才能够突出本愿寺显如的重要性。
当本愿寺显如下定了决心要在一个月时间内决出胜负的决定,胜龙寺城内,足利义辉也见到了匆匆赶来的细川藤孝,明智光秀和和田惟政同时到达,听了细川藤孝的话,三人的表情各异。
足利义辉咬牙切齿低声怒骂伊达政衡的不识时务,明智光秀倒是一副全然在心的模样,而和田惟政则是略有所思的样子,表情各异,不过事实如此不得不考虑的是下一步该如何应对。
足利义辉看向了胸有成竹的明智光秀,外事不决问光秀,这个道理他还是懂得的,如今他能够拥兵上万,从一向一揆爆发以来的边缘化成为战争的一方的主要势力大多依靠的是明智光秀的谋略。
明智光秀做出的建议和下间赖照、本多正信的建议相差无几,当然对象反了一下,拥有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这是他做出的两家厮杀决出胜负的时间,一旦超过时间他们就要做好被伊达政衡包夹全歼的准备。
足利义辉听得伊达政衡竟然想要犯上作乱,再次怒骂起来,不过战国时代,犯上作乱不是常事嘛?明智光秀、细川藤孝、和田惟政三人侧目斜视足利义辉,俱都默然无语。
痛斥伊达政衡无法无天之余,足利义辉突然向细川藤孝问道:“刑部,你说说伊达政衡的话可信否,是否真的会在决战之时背后一刀结果了本愿寺。”
问得细川藤孝眼睛一愣一愣的,他倒是没有想到刚刚足利义辉还要怒斥伊达政衡的无信,转眼之间就变成了是否要相信伊达政衡的话,翻脸翻的是否有点太快了,有点转过来啊。细川藤孝沉吟了片刻,道:“说到这里,其实说句不好的话,当他背后捅刀的时候就是做好了战争的准备,我们不仅不能够欣喜,还要做好准备他的突袭。”
明智光秀微微点头,赞许道:“臣也是同样的意思,不要太过于执着伊达政衡,现在唯有尽快决出胜负,不过臣能够想到这一点,本愿寺也能够想到,这个战场的抉择非常关键。我们能够动用决战的兵力不会超过五万人,所以这个战场不能够过大,最好只能够容纳三四万人的战场,同时我们要占据高地,拥有俯视敌人的有利地形。”
明智光秀从怀中拿出了一份简陋的地图,说道:“将军,这条是淀川,左岸和大和国只有一山之隔,地利不在我方,那么只能够在右岸。这里是我们控制的高槻城,这里是本愿寺控制的茨木城,距离相近,只要半个时辰就能够抵达。臣的第一方案趁着双方对峙,趁夜突袭茨木城,能够攻占最好,不能够攻占就烧毁它,形成突破防线突袭石山本愿寺的迹象。”
停顿了片刻,明智光秀继续说道:“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步,一旦茨木城遭到攻击,本愿寺方面定然会前来攻打高槻城,我们就在高槻城与敌人决一死战,决出最终的胜利。”
足利义辉握紧了拳头,低声喝道:“好!”
下定了决心的本愿寺显如和足利义辉还是很果决的,各自命令本多正信和明智光秀去实施自己的计划。
永禄二年(1559年)七月二十七日夜,快要到半夜子时的时候,今夜原本就是残月的日子,可是天上乌云密布,看起来好像要下雨一般,却似下不下的让人难以捉摸。
茨木城内的蜂须贺正胜得了本多正信的命令见此情景,挥手道:“出城,偷袭高槻城!”同时,在高槻城的和田惟政在明智光秀的建议下很不情愿的成为了偷袭茨木城的不二人选,他也喝道:“出发!”
高槻城和茨木城几乎同时打开城门,走出一支千余人的精锐队伍,一支队伍直击高槻城,另外一支队伍攻打茨木城,为了迷惑敌人俱都灯火不明,人衔枚马衔环,无声无息的涌向敌城。
突然,一阵雷鸣,打乱了两支队伍的队形,蜂须贺正胜和和田惟政同时低声喝道:“好,竟然打起雷来,真是天助我也,上,夺取敌城。”各自俱都加快了脚步,雷声掩盖了脚步声。
直到两城之间时,直到两支先锋直面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才发现事情不对,很是愣了一下,一道闪电拉开了两支队伍的战争,两支队伍全都看清楚了敌人的真面目,狰狞的可怕。
可恶,蜂须贺正胜、和田惟政全都是一时之杰,哪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双方打得都是偷袭的主意,只是不曾想到双方竟然在半道上碰上了,唯一的信念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率先发动攻击的是蜂须贺正胜,他突然跳上马背,一手拉着缰绳,一手高举着手中的长枪,首大声吼道:“净土真宗的人间佛国,佛祖保佑,跟我诛杀前面的佛敌!”
说着,蜂须贺正胜大声吼叫着冲杀了出去,他麾下的部下们原本就已经热血沸腾,杀气腾腾,再见到自家的主将如此勇猛,不由得发自肺腑的同声吼叫起来:“诛杀佛敌!”
如雷般的吼叫,手持着长枪一步步向前走去,坚定不移的迈动脚步,杀向和田军势。
和田惟政眼见得己方士气一下子被对方压制,心中恼怒,知道现在是拼命的时候,再不拼命恐怕就要被压制住,然后就要被打得崩溃,同时他坚信胜利一定是属于他的。
和田惟政举着太刀,在马上不停地在军阵前沿来走动,一边逡巡一边大声吼道:“我,和田惟政,幕府的义士和京城的守卫者,今日与尔等一同并肩作战,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不被这群恶徒破坏,为了家中的父母妻儿不被这群恶徒屠戮,把你们的生命交给我,愿意把生命交给我的,就跟上我,走!”这时的和田惟政看起来比平时更加高大,简直如同一个巨人。众人不约而同的举起长枪,激动地挥舞着。
幕府军秉承着忠义和保护家园不被破坏的决心,本愿寺方则为了心中的信仰,双方都在这片土地之上挥洒着沸腾的热血,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蜂须贺正胜还是和田惟政的一声令下,双方的脚步加快。
双方迅速接近着,相距四十步,面对面都可以看清楚彼此的容貌,全都是年轻的容貌,不管是幕府还是本愿寺将最强的一支部队派遣了出去,征召的全都是年轻气壮的年轻人。
长枪很快交错在一起,互相之间开始拼斗,时不时的出现伤员倒下,然后后面的人员填补上来,继续互相战斗,舍命的搏杀,喊杀声此起彼伏,和着风中渐起的血腥味道,激战终于拉开了序幕。
足轻对足轻,武士对武士,这场合战还是以常规的方式进行着,浑然不像伊达军那般一拥而上,面对伊达军的时候武士们是危险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丧生在一名无名小辈的头上。
原本身为主将应该在后方指挥大军作战,不过由于是遭遇战,为了鼓舞士气,不管是蜂须贺正胜还是和田惟政,他们的站位都非常靠前,战斗很快进入了白热化,两人互相拼杀起来。
和田惟政出身甲贺世家,蜂须贺正胜乃是浓尾平原上驰骋的雇佣军头目,以双方的武力一时间陷入了僵局之中,蜂须贺正胜荡开了和田惟政的太刀,手中的长枪不停,直刺过去。
和田惟政身子一歪向着马下伏下,手中太刀不停割到了蜂须贺正胜的坐骑的眼睛之上,蜂须贺正胜滚落马下,他的长枪没有刺中和田惟政,但是也给了和田惟政的坐骑伤害。
双方半斤对八两双双滚落下来,还好没有被惊慌失措的坐骑给踩到,双方的护卫纷纷上前保卫他们的主子,蜂须贺正胜怒吼着,和田惟政咆哮着,隔着四五丈的距离对峙着。
战争总是不会如人的愿望,天上稀稀落落的下起了小雨,蜂须贺正胜再也忍耐不住,大吼一声冲杀了上去,和田惟政同样不敢怠慢,再次提刀上前,双方主将再次拼杀。
连主将都已经激烈的拼杀起来,其他的人当然也不能够袖手旁观,于是战斗顿时变成了一场混战,没有了有效的指挥,再加上雨越下越大,使得双方的阵型也开始混乱起来。
枪声、马蹄声以及短兵相接的刀剑声,使得天地间顿时变成一片阴暗。在这夏日里,淀川流淌而过的土地上沾满了士兵们的鲜血,双方展开殊死搏斗,鲜血顺流而下,染红了淀川。
习于作战的蜂须贺正胜、和田惟政,全都看清楚了情势已经非常焦灼,然而他们全都没有办法干掉对方,可是不干掉对方就无法保全自己,现在任何一方的任何疏忽都能够导致最终的胜负。
不管谁决定后撤,那么失败就会降临,更何况两人早已经分身乏术了,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缠住对方,然后等待着援军的到来,谁能够得到援军,谁就能够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和援军的鼓舞取得最终的胜利。
蜂须贺正胜的背后是本多正信的指挥,同样的和田惟政虽然羡慕嫉妒恨明智光秀,可是现在能够期望的就是明智光秀能够摒弃前嫌派遣援军前来支援,方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本多正信和明智光秀几乎在同时知道了遭遇战的爆发,一边痛斥对方的无赖和险恶,一边挥斥方遒,指挥着部将们展开着谋略的拼斗,很显然双方都想到了一块,在两个时辰之后得到的消息让他们同样无语。
相距蜂须贺正胜、和田惟政拼杀的地点数里之外的山脚之下,双方偷袭各自城砦的部队再次相遇,很快又打成了乱战,在淀川河畔同样发生了恶战,三个地点全都发生了乱战。
雨越下越大,双方拼杀了数个时辰,各自留下了三百余具尸体之后退却了,第一次双方的大战以这样的一种平局告终,本多正信和明智光秀全都知道他们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对手。
偷袭战打成了遭遇战,双方各自投入了四五千人的精锐部队,最终的结果就是地盘和战前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各自战死了三四百人,受伤的是死亡的两倍,还有就是积聚了更多的仇恨。
本多正信明白在正面战场他无法取得胜利,只能够再次催促畠山高政返河内国投入到和幕府军的战斗中来,同时还要催促松永久秀尽快结束大和之战,从背后袭击山城国,为包夹幕府军取得最终的胜利。
不过本多正信的想法是好的,本愿寺显如同样发布了法旨,不过这道法旨却差点让本就不和的畠山高政和松永久秀剑拔弩张起来。要知道在战前的时候松永久秀可是信誓旦旦的不会窥视大和国的,现在本愿寺显如的命令却是将大和国交予松永久秀的意思。同时,在战局的演变下,松永久秀也知道了他已经没有前往伊势国的时间,同样拿着鸡毛当令箭,赖在大和国,同时将畠山高政挤出大和国,达到独霸大和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