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发展的瓶颈-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最新章节列表
第七百九十九章 发展的瓶颈-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最新章节列表-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笔趣阁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作者:那年那兔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s: 感谢书友“我对本书读后感”的慷慨打赏^_^
虽然战争双方打得更久符合中国利益,但在中国仍不直接参战的情况下,也只有提供超时代的技术和装备这一条途径,而且以胡卫东开启的“死要钱”传统,也绝对不可能白给。只是由于德国如今与中国之间的交通完全断绝,因此就算胡卫东再讨厌日本,也只有这唯一的“支援”对象了。虽然胡卫东其实也知道日本坚持得越久,它的未来就反而会越凄惨,但心里总归还是有点不爽的......
但令胡卫东稍感意外的是,中国还未派人与日方联系,日本政府就先派出特使秘密访华了,这样的决策效率比起当初侵华时可要高得多了。由于目前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形势已经开始迅速恶化,引进技术再慢慢消化是根本来不及的,因此日本政府无奈之下只得选择直接从中国购买现成的武器装备,而由于巨大的防空压力,性能始终比零式战斗机更胜一筹、而且特点类似的歼-1就成了他们采购的重中之重。
胡卫东一听,自然是求之不得,“本来还准备卖喷气式飞机给他们的,不过既然有机会拿那些淘汰品换钱,那就半年之后再说吧。反正歼-2的产能上来还需要时间。而且我们的超音速飞机也快进行首飞了,晚一点卖可以继续保持对日技术领先......”
日本政府的这次突然增加的采购订单包括1500架歼-1战斗机、1万台带有两级增压装置的航空发动机和2万台涡轮增压器,总成交金额高达2.8亿美元。这还是中国政府难得开出良心价的结果。不知不觉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掠夺到的海量财富已经几乎全部通过贸易流入了中国,若非澳大利亚西北部与印尼巴东的铁矿产量不断增加给日本政府开辟了新的财源,这仗能否打得下去还真不好说。
话说1945年日本及其占领区的铁矿产量已经激增到了5000万吨以上,其中超过3000万吨都出口到了中国,这些高品位的富铁矿甚至超过了中国钢铁工业这一年的总需要量,但在胡卫东“用不掉也买下来存着,反正铁矿石又不会变质。”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的钢铁企业就像是一张深不见底的血盆大口,将这些被压到白菜价的优质铁矿石尽数吞了下去......
除了铁矿石。中国如今已经能够自给自足的原油也同样尽可能地进口以增加储备。只是由于仓储成本相对铁矿石高得多,吃进的数量没那么夸张。镍、铜等中国储量偏少的其他资源也是如此,虽然胡卫东这个穿越者帮中国提前发现了几个世界级的大矿,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最大的价值其实只是方便咱们进口时压价罢了。中国未来全面工业化之后对资源的用量太过恐怖。自己有限的储量能节约的还是要尽量节约,何况中国想要分享二战最后的胜利果实,不参战是不可能的。到时候就更需要有足够的战略储备了......
虽然1945年中国同时跟两大阵营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这一年的中国工业也继续高速的增长,按照同比价格计算,比1944年增长了接近20%,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而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也实现了高速持续增长,虽然增幅较前明显回落,但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1945年中国工业体系变得比之前更加平衡和健康。
之所以能够继续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长,当初的巨额投资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原因,来自日本和苏联的大批订单现在已经上升为更重要的刺激因素,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市场需求的促进作用从来都不逊于固定资产投资。
但在这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大好局面下,中国工业发展的瓶颈也终于完全地暴露了出来,到了1945年的最后两个月,中国除了行政、军队、教育等更加重要的部门必须保证的人才数量之外,几乎所有可以培训成为工业劳动力的人口都已经成为了产业工人,虽然技校、中专乃至于成人夜校还在不断将那些本身就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少年培训成合格的工业劳动力,但他们的数量相对于中国如今的工业规模,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
这也就是说,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工业发展主要只能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本时空中国工业起点较高的前提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尤其目前中国的科研重点还都放在了短期内不能直接作用于经济的军工部门,仅靠企业自发的研究,效果自然有限......
据胡卫东估计,不考虑中国可能参战的因素,1946年的中国工业总产值也最多比1945年增加8%,而受此拖累,国民总收入的增长率更是超不过5%。这个数字别说是和之前几年比,就算和历史上的新中国相比,也实在是太慢了一点,要知道就连十年动乱中的某些年份,工业的增长速度都不止8%啊!尽管和处于战乱之中的世界列强相比,中国即使是8%的工业增长率,也已经相当惊人了......
等到至少1948年(即小学5年+初中3年)之后,新中国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全民义务教育的成果出来了,这个问题恐怕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在此之前,中国就算有再多的订单和投资,工业也不可能继续持续之前的高速增长了,而全国性的用工荒更是令国企的老总和私企的老板们头痛不已。
也正因为这样,胡卫东认为,为了尽可能地保障中国的工业发展,将数量有限的高文化程度人口尽量多留给工业和科教,除了对文化程度要求较高的技术兵种,普通的轻步兵可以尽量征召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
事实上,轻步兵文化程度低一些,战斗力未必就差,比起某些将领口中所谓的“城市少爷兵”,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村兵服从性更好,也更加勇敢和刻苦,而中国的轻武器在维护上又十分简便,对士兵的文化程度要求很低,因此反而农村的新兵蛋子更容易练成合格的解放军士兵。(未完待续。。)
虽然战争双方打得更久符合中国利益,但在中国仍不直接参战的情况下,也只有提供超时代的技术和装备这一条途径,而且以胡卫东开启的“死要钱”传统,也绝对不可能白给。只是由于德国如今与中国之间的交通完全断绝,因此就算胡卫东再讨厌日本,也只有这唯一的“支援”对象了。虽然胡卫东其实也知道日本坚持得越久,它的未来就反而会越凄惨,但心里总归还是有点不爽的......
但令胡卫东稍感意外的是,中国还未派人与日方联系,日本政府就先派出特使秘密访华了,这样的决策效率比起当初侵华时可要高得多了。由于目前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形势已经开始迅速恶化,引进技术再慢慢消化是根本来不及的,因此日本政府无奈之下只得选择直接从中国购买现成的武器装备,而由于巨大的防空压力,性能始终比零式战斗机更胜一筹、而且特点类似的歼-1就成了他们采购的重中之重。
胡卫东一听,自然是求之不得,“本来还准备卖喷气式飞机给他们的,不过既然有机会拿那些淘汰品换钱,那就半年之后再说吧。反正歼-2的产能上来还需要时间。而且我们的超音速飞机也快进行首飞了,晚一点卖可以继续保持对日技术领先......”
日本政府的这次突然增加的采购订单包括1500架歼-1战斗机、1万台带有两级增压装置的航空发动机和2万台涡轮增压器,总成交金额高达2.8亿美元。这还是中国政府难得开出良心价的结果。不知不觉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掠夺到的海量财富已经几乎全部通过贸易流入了中国,若非澳大利亚西北部与印尼巴东的铁矿产量不断增加给日本政府开辟了新的财源,这仗能否打得下去还真不好说。
话说1945年日本及其占领区的铁矿产量已经激增到了5000万吨以上,其中超过3000万吨都出口到了中国,这些高品位的富铁矿甚至超过了中国钢铁工业这一年的总需要量,但在胡卫东“用不掉也买下来存着,反正铁矿石又不会变质。”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的钢铁企业就像是一张深不见底的血盆大口,将这些被压到白菜价的优质铁矿石尽数吞了下去......
除了铁矿石。中国如今已经能够自给自足的原油也同样尽可能地进口以增加储备。只是由于仓储成本相对铁矿石高得多,吃进的数量没那么夸张。镍、铜等中国储量偏少的其他资源也是如此,虽然胡卫东这个穿越者帮中国提前发现了几个世界级的大矿,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最大的价值其实只是方便咱们进口时压价罢了。中国未来全面工业化之后对资源的用量太过恐怖。自己有限的储量能节约的还是要尽量节约,何况中国想要分享二战最后的胜利果实,不参战是不可能的。到时候就更需要有足够的战略储备了......
虽然1945年中国同时跟两大阵营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这一年的中国工业也继续高速的增长,按照同比价格计算,比1944年增长了接近20%,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而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也实现了高速持续增长,虽然增幅较前明显回落,但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1945年中国工业体系变得比之前更加平衡和健康。
之所以能够继续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长,当初的巨额投资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原因,来自日本和苏联的大批订单现在已经上升为更重要的刺激因素,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市场需求的促进作用从来都不逊于固定资产投资。
但在这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大好局面下,中国工业发展的瓶颈也终于完全地暴露了出来,到了1945年的最后两个月,中国除了行政、军队、教育等更加重要的部门必须保证的人才数量之外,几乎所有可以培训成为工业劳动力的人口都已经成为了产业工人,虽然技校、中专乃至于成人夜校还在不断将那些本身就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少年培训成合格的工业劳动力,但他们的数量相对于中国如今的工业规模,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
这也就是说,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工业发展主要只能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本时空中国工业起点较高的前提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尤其目前中国的科研重点还都放在了短期内不能直接作用于经济的军工部门,仅靠企业自发的研究,效果自然有限......
据胡卫东估计,不考虑中国可能参战的因素,1946年的中国工业总产值也最多比1945年增加8%,而受此拖累,国民总收入的增长率更是超不过5%。这个数字别说是和之前几年比,就算和历史上的新中国相比,也实在是太慢了一点,要知道就连十年动乱中的某些年份,工业的增长速度都不止8%啊!尽管和处于战乱之中的世界列强相比,中国即使是8%的工业增长率,也已经相当惊人了......
等到至少1948年(即小学5年+初中3年)之后,新中国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全民义务教育的成果出来了,这个问题恐怕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在此之前,中国就算有再多的订单和投资,工业也不可能继续持续之前的高速增长了,而全国性的用工荒更是令国企的老总和私企的老板们头痛不已。
也正因为这样,胡卫东认为,为了尽可能地保障中国的工业发展,将数量有限的高文化程度人口尽量多留给工业和科教,除了对文化程度要求较高的技术兵种,普通的轻步兵可以尽量征召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
事实上,轻步兵文化程度低一些,战斗力未必就差,比起某些将领口中所谓的“城市少爷兵”,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村兵服从性更好,也更加勇敢和刻苦,而中国的轻武器在维护上又十分简便,对士兵的文化程度要求很低,因此反而农村的新兵蛋子更容易练成合格的解放军士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