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随着战线越来越长,红军的后勤补给也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在长达几千公里纵深也有几千公里的战线上,维持几十个集团军的运作,不管对什么国家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比如这一次天王星和冥王星行动,其实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还能继续向前突破,没有敌人能挡住他们,但是后勤却挡住了他们,当坦克缺油、战士们缺少弹药和食品的时候,这个仗就没办法打了。
可以说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是眼睁睁的看着德国人停下来站稳脚跟重新构筑防线,而他们却毫无办法,这种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根据军委的估计,红军当时最多满足一个主攻方向上的大规模战斗,如果要同时在整条战线上获得突破,那真心得靠美国人援助。而现在随着霸王行动进入最后的准备期,美国人完全没有任何理由帮助苏联。反正在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看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可要让他们放弃眼前这个大好机会,他们又觉得可惜,怎么办呢?
斯维尔德洛夫认为应该马上开源节流,“省吃俭用”凑一点物资,不过这个想法立刻就被认为是不现实的。因为近千万红军的规模摆在那里,想要节流,简直是笑话。至于开源,怎么开源?请英国人给点援助?
别说苏联丢不起那个脸,就算是不要脸英国人也不会给不是。而除了这两家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满足苏联的需求?反正******的大佬们是想不出来的。
接下来托洛茨基提出了他的看法:“那能不能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不搞大规模的进攻。搞小规模的进攻,在战略要点上进行突破。一旦科涅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那边打完了,然后在之前战略突破的基础上扩大战果呢?
这是个将就的办法。不过看上去也只有这个将就的办法能够用了,但是李晓峰却反对这个建议。他认为不需要将就。而且这种将就的打法最后必然是两头都不靠。在战略要点上进行小规模进攻,听上去不错,但是结果很难说,攻击规模和力度小了,以德军的战斗力未尝扛不住。一旦德国人顶住了,那不是白白浪费了机会和宝贵的资源?
李晓峰认为要么不打,要么就大打,别搞那种两头都不靠谱的战术。那反而是一种浪费。
斯维尔德洛夫顿时冷笑了一声:“全面进攻,你说的轻巧,物资哪里来?”
李晓峰胸有成竹的答道:“从美国人那里来!”
这话让斯维尔德洛夫嗤笑不已,前面说得很清楚,美国人不会那么傻,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帮你一把。他正想挖苦李晓峰两句,但没想到某仙人接下来说的话让他大吃一惊。
“让美国人无偿支援给我们宝贵的物资,在当前看来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可以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我们可以跟美国人做交易,如果我们拿出足够的筹码。我相信美国人还是会动心的!”
“什么筹码?”
反正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不认为自己这边有什么可以跟美国人交易的筹码。
“对日宣战难道不是筹码吗?”李晓峰笑道。
这话让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瞪大了眼睛,倒不是他们认为这确实是个筹码,而是认为某人彻底的精神病了。如今德国这一头都搞不利索。怎么能在远东又开辟新的战场,如今物资正是不够用的时候,还要往远东浪费,这不是老寿星喝砒霜尼玛,嫌命长啊!
李晓峰摇了摇头,对这群老革命的政治想象力真心是很无语,又没说立刻对日宣战,激动个锤子?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忽悠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正大光明的借口,如果我们对日宣战。必然的需要更多的物资援助,没有这些援助。就不能对日宣战!”
托洛茨基开始转过弯来了:“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先将这些物资忽悠到手。先拿来进行当前的战役?”
李晓峰点了点头,完全是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而这让老托很是蛋疼,他确实跟上了某仙人的思维,无非是拆东墙补西墙呗。先用对日宣战从美国人手里忽悠更多的资源,然后用于欧洲战场的平推。
“可是这种承诺还是要履行的,今年我们就对日宣战,压力很大啊!”
李晓峰却果断的不认同:“我认为没有什么压力?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国人逼得喘不过气来,就算我们对其宣战,他们能放着美国人不管,掉过头跟我们死拼?更何况这个世界上也不是没有静坐战争的先例。1939年英法对德宣战了,打起来了吗?”
大佬们一阵面面相觑,主要是因为某仙人的搞法太不要脸了,太掉节操了,不过让他们犹豫不决的是,如果这么弄还真能成功。
李晓峰一看这帮货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是既想立牌坊又想当****,赶紧的乘热打铁:“当然,我们也不是完全不打,控制好规模,小规模的打一打,也能对付过去不是么?”
不得不说,李晓峰的提议太有诱惑性了,经过一番讨论,这个提议被通过了。苏联政府很快就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扩大援助的要求。
这一项要求很快就惊动了罗斯福和丘吉尔,一开始不出李晓峰的预料,这二位都不想给苏联更多的援助,理由也是现成的。甚至丘吉尔还对苏联冷嘲热讽了一番:“俄国人这是有难处的时候就想到朋友,而有好处的时候就只想着撇开朋友吃独食。哪有这种好事!”
这个老烟鬼立刻就告诫罗斯福:“千万不能上俄国人的恶当!”
不过这番告诫并没有什么作用,因为罗斯福被苏联提出的对日宣战的提议深深的打动了,诚然此时美国人在太平洋战场上是节节胜利,但实话实说压力还是有的。尤其是随着日本从中国战场尤其是从东北大规模的抽调关东军,这让美国人每一次登岛作战都打得十分激烈。
一度的罗斯福都发了脾气。认为蒋某人和其刮军太不给力,不能将日军牢牢地钉在华夏,让美国白白养了这群废物。自然的。当苏联明确表示愿意帮助美国分担这个压力时,罗斯福要不动心那也是假的。
当然。罗斯福也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人,如果苏联能尽快给日本施加压力,那给物资完全没有问题,就当是劳务费了。而罗斯福怕的就是钱给了,俄国人却不办事,这怎么弄?他可不想当冤大头。
所以,罗斯福既没有如丘吉尔警告的那样一口拒绝,也没有立刻答应苏联的请求。而是命令马歇尔同苏联进行进一步接触,探明苏联的真实意图。很快,马歇尔就飞抵了莫斯科,同某仙人进行正式会谈。
“我国政府能够承诺的就是,如果贵国能加强援助,满足我军两到三个方面军的物资需求,那么就能在近期对日作战。”
马歇尔在心里默算了一下,两到三个方面军,这大概就是六到九个集团军的规模,以红军的兵力编成。这最少也是五十万人马。如果苏联能够在远东投入五十万大军,那还真能将日本关东军牢牢地钉死在东北。
当然,对于苏联的节操马歇尔也是要打上问号的。在他看来如果俄国人真有诚意。就应该摆明到底要投入多少兵力以及具体的宣战时间。
李晓峰笑眯眯的解释道:“这并不是我国政府没有诚意。而是我们也才刚刚讨论这个议题,一切还都是前期的设想,具体能投入多少兵力,还要看对德战场的反馈,我们并不想过多的削弱这一线的兵力。”
马歇尔表示理解,如果俄国人不管不顾的说得天花乱坠,完全不把东线当一事,那他还真就认为这就是个骗局。而现在俄国人的表态很诚恳,他认为倒是可以继续谈下去。
“那具体的时间总有规划吧?”
李晓峰笑眯眯的答道:“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德作战的现状,我们承诺马上对日宣战是不现实的。两到三个方面军需要调动。需要储备物资,我国的物资极其紧张。这一点您应该是清楚的。这些都需要时间。我唯一能向您保证的是,如果贵国能够尽快提供三个方面军开展行动所需要的物资,最快我国将在六个月内做好对日作战的准备工作!”
这个时间对马歇尔来说是长了一点,但他也清楚,立刻要求苏联对日宣战是不可能的。怎么也得给人家准备的时间,而且人家还摆明了物资紧张全靠援助,能给个半年的时间也算不错了。
当然,马歇尔能够接受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他没有资格拍板。顶多他也就是能向罗斯福反馈苏联的诚意。
“六个月吗?”罗斯福算了算时间,差不多也是霸王行动展开之后了,说实话他觉得苏联能在霸王行动开始之前或者同时对日宣战,效果更好,不过眼前不是挑三拣四的时候,苏联能够提前对日宣战就很理想了,“那俄国人的诚意呢?”
“似乎还是比较有诚意。”
罗斯福对“似乎”这个词有点不满意,不过他也不能对马歇尔要求太高,毕竟这位不是专业的外交人员,这种活计他并不擅长。不过既然马歇尔认为俄国人有一定的诚意,那么值得进行更深入的接触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丘吉尔耳朵里时,老烟鬼罕见的发了脾气,他认为罗斯福这又是上了苏联的恶当:“美国人总是不吸取教训,这摆明了是个骗局,俄国人就是在骗取战争资源!”
李尔文对丘胖子的判断也基本认同,不过她跟丘吉尔稍有不同的是,丘吉尔只是嘴上抱怨,但他并不打算采取实际行动去干涉这件事。而李尔文就不同了,她既能看穿李晓峰的把戏,也乐于跟某仙人拆台。
“经过秘密渠道。将这个消息泄露给日本人,想必日本人不会无动于衷的!”
在李尔文看来,一旦日本人获知了这个消息。那苏联就得多掂量掂量了,如果日本在东北做好了准备。那苏联提前宣战恐怕就得不偿失了。而同样的,这还不会得罪美国人,哪怕是苏联没有如期宣战,日本人在东北也必须提高警惕,至少在本年度内是不敢大规模的抽调兵力去太平洋战场。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哈!
不得不说李尔文确实很阴险,这么弄李晓峰的如意算盘真有落空的可能。但是事情会像李尔文想象的那么顺利吗?
没有!
一开始日本人确实很在意这个消息,很快就让大使出动多方打听和游说,反正是要探个虚实。只不过苏联的外事部门在kgb的指导下表现得滴水不漏。反而给日本人忽悠了一顿。
他们成功的让日本人相信,苏联将要对日宣战这个假情报就是美国故意制造出来的,为的是让关东军不敢离开东北。为了迷惑日本人,在李晓峰的命令下,布柳赫尔还假装将部分部队西调,营造出一种先德国后日本的态势。
反正日本人很快就对这个假情报失去了兴趣,至于美国人对英国人故意泄露苏联的意向也是十分不满,认为这极大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原因就在于李晓峰在消息泄露之后,止口不提什么提前对日宣战的事儿了,而且还配合布柳赫尔正大光明的“抽调”远东的部队。这让美国人是又气又急,直接骂英国人是猪队友。
甚至,为此罗斯福还亲自给丘吉尔写了信。严正的要求英国尊重美国,不要在背地里乱拆台。反正最后李尔文是被丘胖子骂了一顿,弄得是费力不讨好。
一番折腾之后,美国人才再次在提前对日宣战问题上同苏联取得了联系,这一双方的关系完全对调了过来,之前是美国占据主动,而现在俄国人稍占上风。
经过大概半个月的讨价还价,双方最后达成了一致,苏联政府将在霸王行动正式开始一个月之后对日宣战。而美国政府将负责提供苏联红军在远东的一切战争开销,以及在最近三个月内增强对苏联的物资援助。
总而言之。李晓峰拿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微乎其微。很快随着美国提供的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罗马尼亚。科涅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可以大干一场了。
此时,德国人的战斗准备已经进行得七七八八了,能够抽调过来的部队已经基本就位,但是和俄国人一样,德国人对后勤问题也是相当的头疼。
困扰着德国人的主要问题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汽油相当的紧缺。如今除了国内的一部分煤变油项目和匈牙利的油田和炼油厂还能提供一些汽油外,德国几乎没有第三条石油来源。这让装甲部队是举步维艰,以至于战斗准备工作被迫延长了一倍的时间。
除了要命的石油问题之外,装甲部队的装备、训练和士气也是相当的成问题。德国大量有经验的坦克手和突击炮手在之前的几次盲目反攻中几乎消耗殆尽,不得不大量的启用新兵。虽然德国新兵的素质还算可以,但他们毕竟缺乏战斗经验。
除了人员有问题之外,装甲部队尤其是坦克数量严重不足也是大问题,参加春醒行动的七个装甲师中,几乎每个师都没有编满,原因是缺乏坦克,以至于必须用突击炮替代坦克,哪怕是这样,各个师也有近三分之一的缺额。
除了坦克和突击炮数量不足之外,质量也是个大问题,前面说了德国的钼严重不足,导致装甲的韧性不足,容易崩裂。为此德国人只能用铜来替代钼的作用,仅有少量的重点型号还能用上一点库存的钼元素,比如说虎王,其他的坦克都只能使用缩了水的装甲。
简单点说吧,虎和黑豹的装甲里多少还有点钼,而四号坦克几乎完全是用铜替代了钼。其装甲质量是相当的成问题。对德国佬来说更糟糕的是,为了满足装甲部队的需求,又不得不大量的生产四号坦克或者基于四号坦克底盘的突击炮。
而其他的更好的虎王、虎、黑豹产能又严重不足,这就造成了一个蛋疼的结果。德国装甲兵能用的坦克变得越来越垃圾,而那些强大的坦克又总是只能望眼欲穿。
自然的,这让基层装甲兵是一肚子怨气,当他们反过来要求获得更好更强大的武器时,不由得又让希特勒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转而投入大量的资源去研发那种动则70吨往上甚至100吨150吨的怪胎。而当时的技术水平又根本不足以支持这样的怪胎,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3月5日,当德国人竭尽所能的拼凑出一支大军,在并不情愿的迪特里希的指挥下,正式发动了春醒作战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尸鬼吻墨、包黑子、、ds135、奥芬、老学生、玄雨风、永恒乄不朽和尤文图斯同志!
随着战线越来越长,红军的后勤补给也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在长达几千公里纵深也有几千公里的战线上,维持几十个集团军的运作,不管对什么国家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比如这一次天王星和冥王星行动,其实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还能继续向前突破,没有敌人能挡住他们,但是后勤却挡住了他们,当坦克缺油、战士们缺少弹药和食品的时候,这个仗就没办法打了。
可以说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是眼睁睁的看着德国人停下来站稳脚跟重新构筑防线,而他们却毫无办法,这种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根据军委的估计,红军当时最多满足一个主攻方向上的大规模战斗,如果要同时在整条战线上获得突破,那真心得靠美国人援助。而现在随着霸王行动进入最后的准备期,美国人完全没有任何理由帮助苏联。反正在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看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可要让他们放弃眼前这个大好机会,他们又觉得可惜,怎么办呢?
斯维尔德洛夫认为应该马上开源节流,“省吃俭用”凑一点物资,不过这个想法立刻就被认为是不现实的。因为近千万红军的规模摆在那里,想要节流,简直是笑话。至于开源,怎么开源?请英国人给点援助?
别说苏联丢不起那个脸,就算是不要脸英国人也不会给不是。而除了这两家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满足苏联的需求?反正******的大佬们是想不出来的。
接下来托洛茨基提出了他的看法:“那能不能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不搞大规模的进攻。搞小规模的进攻,在战略要点上进行突破。一旦科涅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那边打完了,然后在之前战略突破的基础上扩大战果呢?
这是个将就的办法。不过看上去也只有这个将就的办法能够用了,但是李晓峰却反对这个建议。他认为不需要将就。而且这种将就的打法最后必然是两头都不靠。在战略要点上进行小规模进攻,听上去不错,但是结果很难说,攻击规模和力度小了,以德军的战斗力未尝扛不住。一旦德国人顶住了,那不是白白浪费了机会和宝贵的资源?
李晓峰认为要么不打,要么就大打,别搞那种两头都不靠谱的战术。那反而是一种浪费。
斯维尔德洛夫顿时冷笑了一声:“全面进攻,你说的轻巧,物资哪里来?”
李晓峰胸有成竹的答道:“从美国人那里来!”
这话让斯维尔德洛夫嗤笑不已,前面说得很清楚,美国人不会那么傻,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帮你一把。他正想挖苦李晓峰两句,但没想到某仙人接下来说的话让他大吃一惊。
“让美国人无偿支援给我们宝贵的物资,在当前看来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可以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我们可以跟美国人做交易,如果我们拿出足够的筹码。我相信美国人还是会动心的!”
“什么筹码?”
反正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不认为自己这边有什么可以跟美国人交易的筹码。
“对日宣战难道不是筹码吗?”李晓峰笑道。
这话让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瞪大了眼睛,倒不是他们认为这确实是个筹码,而是认为某人彻底的精神病了。如今德国这一头都搞不利索。怎么能在远东又开辟新的战场,如今物资正是不够用的时候,还要往远东浪费,这不是老寿星喝砒霜尼玛,嫌命长啊!
李晓峰摇了摇头,对这群老革命的政治想象力真心是很无语,又没说立刻对日宣战,激动个锤子?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忽悠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正大光明的借口,如果我们对日宣战。必然的需要更多的物资援助,没有这些援助。就不能对日宣战!”
托洛茨基开始转过弯来了:“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先将这些物资忽悠到手。先拿来进行当前的战役?”
李晓峰点了点头,完全是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而这让老托很是蛋疼,他确实跟上了某仙人的思维,无非是拆东墙补西墙呗。先用对日宣战从美国人手里忽悠更多的资源,然后用于欧洲战场的平推。
“可是这种承诺还是要履行的,今年我们就对日宣战,压力很大啊!”
李晓峰却果断的不认同:“我认为没有什么压力?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国人逼得喘不过气来,就算我们对其宣战,他们能放着美国人不管,掉过头跟我们死拼?更何况这个世界上也不是没有静坐战争的先例。1939年英法对德宣战了,打起来了吗?”
大佬们一阵面面相觑,主要是因为某仙人的搞法太不要脸了,太掉节操了,不过让他们犹豫不决的是,如果这么弄还真能成功。
李晓峰一看这帮货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是既想立牌坊又想当****,赶紧的乘热打铁:“当然,我们也不是完全不打,控制好规模,小规模的打一打,也能对付过去不是么?”
不得不说,李晓峰的提议太有诱惑性了,经过一番讨论,这个提议被通过了。苏联政府很快就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扩大援助的要求。
这一项要求很快就惊动了罗斯福和丘吉尔,一开始不出李晓峰的预料,这二位都不想给苏联更多的援助,理由也是现成的。甚至丘吉尔还对苏联冷嘲热讽了一番:“俄国人这是有难处的时候就想到朋友,而有好处的时候就只想着撇开朋友吃独食。哪有这种好事!”
这个老烟鬼立刻就告诫罗斯福:“千万不能上俄国人的恶当!”
不过这番告诫并没有什么作用,因为罗斯福被苏联提出的对日宣战的提议深深的打动了,诚然此时美国人在太平洋战场上是节节胜利,但实话实说压力还是有的。尤其是随着日本从中国战场尤其是从东北大规模的抽调关东军,这让美国人每一次登岛作战都打得十分激烈。
一度的罗斯福都发了脾气。认为蒋某人和其刮军太不给力,不能将日军牢牢地钉在华夏,让美国白白养了这群废物。自然的。当苏联明确表示愿意帮助美国分担这个压力时,罗斯福要不动心那也是假的。
当然。罗斯福也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人,如果苏联能尽快给日本施加压力,那给物资完全没有问题,就当是劳务费了。而罗斯福怕的就是钱给了,俄国人却不办事,这怎么弄?他可不想当冤大头。
所以,罗斯福既没有如丘吉尔警告的那样一口拒绝,也没有立刻答应苏联的请求。而是命令马歇尔同苏联进行进一步接触,探明苏联的真实意图。很快,马歇尔就飞抵了莫斯科,同某仙人进行正式会谈。
“我国政府能够承诺的就是,如果贵国能加强援助,满足我军两到三个方面军的物资需求,那么就能在近期对日作战。”
马歇尔在心里默算了一下,两到三个方面军,这大概就是六到九个集团军的规模,以红军的兵力编成。这最少也是五十万人马。如果苏联能够在远东投入五十万大军,那还真能将日本关东军牢牢地钉死在东北。
当然,对于苏联的节操马歇尔也是要打上问号的。在他看来如果俄国人真有诚意。就应该摆明到底要投入多少兵力以及具体的宣战时间。
李晓峰笑眯眯的解释道:“这并不是我国政府没有诚意。而是我们也才刚刚讨论这个议题,一切还都是前期的设想,具体能投入多少兵力,还要看对德战场的反馈,我们并不想过多的削弱这一线的兵力。”
马歇尔表示理解,如果俄国人不管不顾的说得天花乱坠,完全不把东线当一事,那他还真就认为这就是个骗局。而现在俄国人的表态很诚恳,他认为倒是可以继续谈下去。
“那具体的时间总有规划吧?”
李晓峰笑眯眯的答道:“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德作战的现状,我们承诺马上对日宣战是不现实的。两到三个方面军需要调动。需要储备物资,我国的物资极其紧张。这一点您应该是清楚的。这些都需要时间。我唯一能向您保证的是,如果贵国能够尽快提供三个方面军开展行动所需要的物资,最快我国将在六个月内做好对日作战的准备工作!”
这个时间对马歇尔来说是长了一点,但他也清楚,立刻要求苏联对日宣战是不可能的。怎么也得给人家准备的时间,而且人家还摆明了物资紧张全靠援助,能给个半年的时间也算不错了。
当然,马歇尔能够接受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他没有资格拍板。顶多他也就是能向罗斯福反馈苏联的诚意。
“六个月吗?”罗斯福算了算时间,差不多也是霸王行动展开之后了,说实话他觉得苏联能在霸王行动开始之前或者同时对日宣战,效果更好,不过眼前不是挑三拣四的时候,苏联能够提前对日宣战就很理想了,“那俄国人的诚意呢?”
“似乎还是比较有诚意。”
罗斯福对“似乎”这个词有点不满意,不过他也不能对马歇尔要求太高,毕竟这位不是专业的外交人员,这种活计他并不擅长。不过既然马歇尔认为俄国人有一定的诚意,那么值得进行更深入的接触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丘吉尔耳朵里时,老烟鬼罕见的发了脾气,他认为罗斯福这又是上了苏联的恶当:“美国人总是不吸取教训,这摆明了是个骗局,俄国人就是在骗取战争资源!”
李尔文对丘胖子的判断也基本认同,不过她跟丘吉尔稍有不同的是,丘吉尔只是嘴上抱怨,但他并不打算采取实际行动去干涉这件事。而李尔文就不同了,她既能看穿李晓峰的把戏,也乐于跟某仙人拆台。
“经过秘密渠道。将这个消息泄露给日本人,想必日本人不会无动于衷的!”
在李尔文看来,一旦日本人获知了这个消息。那苏联就得多掂量掂量了,如果日本在东北做好了准备。那苏联提前宣战恐怕就得不偿失了。而同样的,这还不会得罪美国人,哪怕是苏联没有如期宣战,日本人在东北也必须提高警惕,至少在本年度内是不敢大规模的抽调兵力去太平洋战场。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哈!
不得不说李尔文确实很阴险,这么弄李晓峰的如意算盘真有落空的可能。但是事情会像李尔文想象的那么顺利吗?
没有!
一开始日本人确实很在意这个消息,很快就让大使出动多方打听和游说,反正是要探个虚实。只不过苏联的外事部门在kgb的指导下表现得滴水不漏。反而给日本人忽悠了一顿。
他们成功的让日本人相信,苏联将要对日宣战这个假情报就是美国故意制造出来的,为的是让关东军不敢离开东北。为了迷惑日本人,在李晓峰的命令下,布柳赫尔还假装将部分部队西调,营造出一种先德国后日本的态势。
反正日本人很快就对这个假情报失去了兴趣,至于美国人对英国人故意泄露苏联的意向也是十分不满,认为这极大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原因就在于李晓峰在消息泄露之后,止口不提什么提前对日宣战的事儿了,而且还配合布柳赫尔正大光明的“抽调”远东的部队。这让美国人是又气又急,直接骂英国人是猪队友。
甚至,为此罗斯福还亲自给丘吉尔写了信。严正的要求英国尊重美国,不要在背地里乱拆台。反正最后李尔文是被丘胖子骂了一顿,弄得是费力不讨好。
一番折腾之后,美国人才再次在提前对日宣战问题上同苏联取得了联系,这一双方的关系完全对调了过来,之前是美国占据主动,而现在俄国人稍占上风。
经过大概半个月的讨价还价,双方最后达成了一致,苏联政府将在霸王行动正式开始一个月之后对日宣战。而美国政府将负责提供苏联红军在远东的一切战争开销,以及在最近三个月内增强对苏联的物资援助。
总而言之。李晓峰拿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微乎其微。很快随着美国提供的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罗马尼亚。科涅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可以大干一场了。
此时,德国人的战斗准备已经进行得七七八八了,能够抽调过来的部队已经基本就位,但是和俄国人一样,德国人对后勤问题也是相当的头疼。
困扰着德国人的主要问题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汽油相当的紧缺。如今除了国内的一部分煤变油项目和匈牙利的油田和炼油厂还能提供一些汽油外,德国几乎没有第三条石油来源。这让装甲部队是举步维艰,以至于战斗准备工作被迫延长了一倍的时间。
除了要命的石油问题之外,装甲部队的装备、训练和士气也是相当的成问题。德国大量有经验的坦克手和突击炮手在之前的几次盲目反攻中几乎消耗殆尽,不得不大量的启用新兵。虽然德国新兵的素质还算可以,但他们毕竟缺乏战斗经验。
除了人员有问题之外,装甲部队尤其是坦克数量严重不足也是大问题,参加春醒行动的七个装甲师中,几乎每个师都没有编满,原因是缺乏坦克,以至于必须用突击炮替代坦克,哪怕是这样,各个师也有近三分之一的缺额。
除了坦克和突击炮数量不足之外,质量也是个大问题,前面说了德国的钼严重不足,导致装甲的韧性不足,容易崩裂。为此德国人只能用铜来替代钼的作用,仅有少量的重点型号还能用上一点库存的钼元素,比如说虎王,其他的坦克都只能使用缩了水的装甲。
简单点说吧,虎和黑豹的装甲里多少还有点钼,而四号坦克几乎完全是用铜替代了钼。其装甲质量是相当的成问题。对德国佬来说更糟糕的是,为了满足装甲部队的需求,又不得不大量的生产四号坦克或者基于四号坦克底盘的突击炮。
而其他的更好的虎王、虎、黑豹产能又严重不足,这就造成了一个蛋疼的结果。德国装甲兵能用的坦克变得越来越垃圾,而那些强大的坦克又总是只能望眼欲穿。
自然的,这让基层装甲兵是一肚子怨气,当他们反过来要求获得更好更强大的武器时,不由得又让希特勒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转而投入大量的资源去研发那种动则70吨往上甚至100吨150吨的怪胎。而当时的技术水平又根本不足以支持这样的怪胎,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3月5日,当德国人竭尽所能的拼凑出一支大军,在并不情愿的迪特里希的指挥下,正式发动了春醒作战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尸鬼吻墨、包黑子、、ds135、奥芬、老学生、玄雨风、永恒乄不朽和尤文图斯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