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宪政又一进步? 求月票-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第1310章 宪政又一进步? 求月票-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天朝之梦-笔趣阁
天朝之梦
作者:大罗罗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到朱国雄的话,潘祖荫和赵烈文都是一怔。~~~~统帅权就是兵权,是最要命的枪杆子。大明复国以来,朱济世就把枪杆子牢牢抓在手里,成立了大元帅府使之和内阁平行。而且还亲自兼任大元帅,担任大明军队的最高统帅。大元帅府的事务,连内阁丞相都无权过问!即使在大明开始实行责任内阁制之后,内阁权力也不涉及军权,所谓的责任内阁,只能对民政和建设负责,是管不了军队的。
“殿下,皇上是要暂时让内阁配合大元帅府……”潘祖荫小心地问道。虽然他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是票箱子出来的首相,但是涉及兵权的问题,他还是不得不小心。大明帝国现在是君宪制,但是君主权力很大,可不是英国那种“虚君”(其实权力还是很大)。
看到潘祖荫的脸色,朱国雄就知道他的心思,这个问题上,朱济世已经和朱国雄反复讨论过了。军队统帅权在法理上当然是属于君主的,任何一个君主制国家都是这样。但是否要让内阁代行,却是各有各的说法。比如英国就是让内阁代行,内阁是包括陆军部、海军部,而且陆海军的大臣都是政客。这其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内阁全面负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君王哪怕一点儿不管事情,国家也能正常运行。而法国、德国、神圣罗马帝国的统帅权则是由皇帝牢牢掌握,陆海军大臣都是军人,一般都由皇帝任命。内阁首相名义上是他们的上司。实际上是管不大着他们的。不过也不是一点管不着。军费预算的划拨和使用还是要文官和议会过问的。而现在的大明皇帝对兵权的控制则比法德奥更甚,大元帅府和内阁平行,首相完全不能过问军事,除非皇帝另有旨意。
所以大明的宪政和责任内阁还是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不过这事儿的步子真是不能太快,否则是很容易玩出轨的。而现在,朱皇帝年纪已经到了“奔六”,执掌国政近30年,权威之大无人能比。而且军队的制度已经非常严密了——大明陆军的制度从一开始就是学法国的,其核心还不是战术和装备,而是人事和组织。不管干什么事儿,人的因素总是第一位的。
一支近代军队同样如此,其核心就是军官的培养的人事任免的制度化。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难题,才能在避免军队军阀化的同时又保持其战斗力。而所谓的军阀化,其实是建立在下级军官对上级军官的人生依附之上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最后只能用“以文御武”来弱军……配合上“科举弱民”和把皇子当猪养以弱化皇族,中国古代的许多封建王朝的衰弱其实就是由不断的自我削弱开始的!
而在小国林立,相互之间斗争激烈的欧洲。自我削弱的国家早就亡国了。可以生存下来的,都是自强不息的国家。他们自然已经发展出一套既能强国。又能约束各方的体制。其中当然包括军队的管理和军官的培养……当然,这套制度也不是百分之百保险和有效。
简而言之,现在朱明王朝控制军队的办法就是从人事入手,由军校用标准化的训练教育培养素质相当的军官,然后再用一整套有操作性也便于监管同时还相对公平的办法管理和平时期的军官晋升——说穿了就是“四考定终身”加“论资排辈”。军官在陆军(海军)军官学校、陆军(海军)大学的入学考试和毕业考试的分数,还有他们的资历就是和平时期晋升最重要的依据。甚至连一个军官在什么位置上任职多久都有严格规定,基本上不会给军官们养成其自身势力的时间。
当然,拼爹的潜规则还是存在的……比如朱济世和苏玉娘生的儿子朱国光,就是原定要去当阿拉斯加国王的那位,就因为一心想要从军而放弃了看上去没有什么前途王位(现在的阿拉斯加的确穷了一点),现在才24岁就已经官拜中校,还考入了海军大学,是同期的所有皇家海军军校毕业生中爬得最快的。如果不出意外,将来总有一任海军总参谋长和海军尚书可以当的,说不定还能封帅。
但是他这个皇族海军元帅想要在海军里面建立起足够颠覆政权的势力的可能性,却几乎为零。因为整个海军的军官都是根据制度教育和提拔而来的,不是依附某个皇族将领才有了前程。这样的体制可以说是最大程度杜绝了军阀产生的可能,同时也让军官们免于朝廷和皇帝的猜忌。不过有得必有失,这套制度也有一个问题,容易造成军队国家化。特别是眼下的大明还实行了义务兵役制和国民动员体系。现在职业军人的培养和提拔自有严格的制度,而士兵则是流水一样的义务兵,真的要大打的时候,又依靠国民动员兵拼数量,而为了保证动员兵的素质和士气,则不得不通过义务教育培养国民的军事素质,树立他们的公民意识。
另外,由于边疆地区一开始实行的“全民皆兵”的集体农庄制,造成了枪支管理的不断松懈,到了光复25年干脆颁布了《大明枪支弹药管理法》,承认了内地公民(都是大明公民,岂能有高低之分?)和边地公民同样拥有持枪的权利……
说起来,制度建设这个事情也是一环紧扣一环,要么别开头,开来头就会被形势推着一步步的前进。我们的朱大皇帝因为担心出军阀,又不肯用弱兵自残的办法,结果引入了西方那一套制度化培养军官管理军队的法子。同时为了削弱士绅的权威以方便资本主义发展而引入了西方的宪政,制定宪法开设议会,用税收作为投票限制。又在在逐步削弱士绅权威的过程中不扩大议会的权威,结果造让代议制和责任内阁制有了雏形。
而现在,为了方便指挥战争,朱济世又自作聪明的准备将大元帅府和内阁合并,搞一个具有一定统帅权的战时内阁。而他那个学法律出身的皇太子朱国雄居然认为这个办法挺好,能让他这个参与朝政的皇太子有更大的权力……看来有些事情还真是不能开头啊!
看到潘祖荫没有什么意见,不知道军队国家化这个在后世被证明是极端错误的制度已经爬出了“魔盒”的朱国雄满意地点点头,笑道:“既然潘相没有什么意见,那么就找个机会和东林党的领袖们商量一下联合政府的组成吧。对了,陆海军部尚书还是要由皇上委任的。皇上想让石达开出任陆军部尚书,海军部尚书由薛定粤出任。现在只是个口谕,稍后会有正式的旨意下达的。”
潘祖荫这个时候并没有让内阁“篡夺”兵权的心思,对皇帝委任职业军人出任陆海军部尚书当然不会表示任何意义。他站起身,微微一躬:“臣领旨。”
朱国雄站起身,拍了拍潘祖荫的肩膀:“嗯,这样就好。东林党那里我还会去说话的。皇上也会召见左先生和李鸿章,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眼下这一战事关国家存亡,自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团结朝野,同心戮力。如果能赢得胜利的话,那么我们东亚黄种民族在未来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和他们白人分庭抗礼了。而我大明还有可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殿下,皇上是要暂时让内阁配合大元帅府……”潘祖荫小心地问道。虽然他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是票箱子出来的首相,但是涉及兵权的问题,他还是不得不小心。大明帝国现在是君宪制,但是君主权力很大,可不是英国那种“虚君”(其实权力还是很大)。
看到潘祖荫的脸色,朱国雄就知道他的心思,这个问题上,朱济世已经和朱国雄反复讨论过了。军队统帅权在法理上当然是属于君主的,任何一个君主制国家都是这样。但是否要让内阁代行,却是各有各的说法。比如英国就是让内阁代行,内阁是包括陆军部、海军部,而且陆海军的大臣都是政客。这其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内阁全面负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君王哪怕一点儿不管事情,国家也能正常运行。而法国、德国、神圣罗马帝国的统帅权则是由皇帝牢牢掌握,陆海军大臣都是军人,一般都由皇帝任命。内阁首相名义上是他们的上司。实际上是管不大着他们的。不过也不是一点管不着。军费预算的划拨和使用还是要文官和议会过问的。而现在的大明皇帝对兵权的控制则比法德奥更甚,大元帅府和内阁平行,首相完全不能过问军事,除非皇帝另有旨意。
所以大明的宪政和责任内阁还是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不过这事儿的步子真是不能太快,否则是很容易玩出轨的。而现在,朱皇帝年纪已经到了“奔六”,执掌国政近30年,权威之大无人能比。而且军队的制度已经非常严密了——大明陆军的制度从一开始就是学法国的,其核心还不是战术和装备,而是人事和组织。不管干什么事儿,人的因素总是第一位的。
一支近代军队同样如此,其核心就是军官的培养的人事任免的制度化。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难题,才能在避免军队军阀化的同时又保持其战斗力。而所谓的军阀化,其实是建立在下级军官对上级军官的人生依附之上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最后只能用“以文御武”来弱军……配合上“科举弱民”和把皇子当猪养以弱化皇族,中国古代的许多封建王朝的衰弱其实就是由不断的自我削弱开始的!
而在小国林立,相互之间斗争激烈的欧洲。自我削弱的国家早就亡国了。可以生存下来的,都是自强不息的国家。他们自然已经发展出一套既能强国。又能约束各方的体制。其中当然包括军队的管理和军官的培养……当然,这套制度也不是百分之百保险和有效。
简而言之,现在朱明王朝控制军队的办法就是从人事入手,由军校用标准化的训练教育培养素质相当的军官,然后再用一整套有操作性也便于监管同时还相对公平的办法管理和平时期的军官晋升——说穿了就是“四考定终身”加“论资排辈”。军官在陆军(海军)军官学校、陆军(海军)大学的入学考试和毕业考试的分数,还有他们的资历就是和平时期晋升最重要的依据。甚至连一个军官在什么位置上任职多久都有严格规定,基本上不会给军官们养成其自身势力的时间。
当然,拼爹的潜规则还是存在的……比如朱济世和苏玉娘生的儿子朱国光,就是原定要去当阿拉斯加国王的那位,就因为一心想要从军而放弃了看上去没有什么前途王位(现在的阿拉斯加的确穷了一点),现在才24岁就已经官拜中校,还考入了海军大学,是同期的所有皇家海军军校毕业生中爬得最快的。如果不出意外,将来总有一任海军总参谋长和海军尚书可以当的,说不定还能封帅。
但是他这个皇族海军元帅想要在海军里面建立起足够颠覆政权的势力的可能性,却几乎为零。因为整个海军的军官都是根据制度教育和提拔而来的,不是依附某个皇族将领才有了前程。这样的体制可以说是最大程度杜绝了军阀产生的可能,同时也让军官们免于朝廷和皇帝的猜忌。不过有得必有失,这套制度也有一个问题,容易造成军队国家化。特别是眼下的大明还实行了义务兵役制和国民动员体系。现在职业军人的培养和提拔自有严格的制度,而士兵则是流水一样的义务兵,真的要大打的时候,又依靠国民动员兵拼数量,而为了保证动员兵的素质和士气,则不得不通过义务教育培养国民的军事素质,树立他们的公民意识。
另外,由于边疆地区一开始实行的“全民皆兵”的集体农庄制,造成了枪支管理的不断松懈,到了光复25年干脆颁布了《大明枪支弹药管理法》,承认了内地公民(都是大明公民,岂能有高低之分?)和边地公民同样拥有持枪的权利……
说起来,制度建设这个事情也是一环紧扣一环,要么别开头,开来头就会被形势推着一步步的前进。我们的朱大皇帝因为担心出军阀,又不肯用弱兵自残的办法,结果引入了西方那一套制度化培养军官管理军队的法子。同时为了削弱士绅的权威以方便资本主义发展而引入了西方的宪政,制定宪法开设议会,用税收作为投票限制。又在在逐步削弱士绅权威的过程中不扩大议会的权威,结果造让代议制和责任内阁制有了雏形。
而现在,为了方便指挥战争,朱济世又自作聪明的准备将大元帅府和内阁合并,搞一个具有一定统帅权的战时内阁。而他那个学法律出身的皇太子朱国雄居然认为这个办法挺好,能让他这个参与朝政的皇太子有更大的权力……看来有些事情还真是不能开头啊!
看到潘祖荫没有什么意见,不知道军队国家化这个在后世被证明是极端错误的制度已经爬出了“魔盒”的朱国雄满意地点点头,笑道:“既然潘相没有什么意见,那么就找个机会和东林党的领袖们商量一下联合政府的组成吧。对了,陆海军部尚书还是要由皇上委任的。皇上想让石达开出任陆军部尚书,海军部尚书由薛定粤出任。现在只是个口谕,稍后会有正式的旨意下达的。”
潘祖荫这个时候并没有让内阁“篡夺”兵权的心思,对皇帝委任职业军人出任陆海军部尚书当然不会表示任何意义。他站起身,微微一躬:“臣领旨。”
朱国雄站起身,拍了拍潘祖荫的肩膀:“嗯,这样就好。东林党那里我还会去说话的。皇上也会召见左先生和李鸿章,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眼下这一战事关国家存亡,自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团结朝野,同心戮力。如果能赢得胜利的话,那么我们东亚黄种民族在未来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和他们白人分庭抗礼了。而我大明还有可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