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泉州府,胡烨不算陌生,虽然以前没有来过,但是这里可是大名鼎鼎的地方,以后郑和下西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那就说明这里水文条件很好,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倭寇选在这里登录骚扰百姓。
等朱允炆带着大军到达泉州的时候,指挥使和知府都已经换了人,见到朱允炆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的,毕竟都是刚上任的,知道这个差事不好当。
倭患也有好多年了,没有理由他们一上任,就能剿灭,所以这次他们把希望都压在朱允炆的身上了,他们不希望自己占了剿灭倭患的名头,只希望朱允炆的大军能够将这里给评定就好了,只要朱允炆有了战功,他们的乌纱帽也就保住了,不会像前任一样,被鸿翎急使押回去砍脑袋。
新来的知府叫做韩世斩,指挥使叫做卢冰,以前都是在顺庆府当官的,不过这次巴蜀闹民变,他们指挥有功,被耿炳文推荐,于是乎就到了泉州府来当知府和指挥使。
若是他们知道泉州府是这个样子,恐怕只会老老实实的待在顺庆府,剿灭邪教引起的民变好办,但是那倭寇不好剿啊。
虽然换了指挥使和知府,但是泉州府内还是死气沉沉的,因为一个月之内,连续有两个村子被倭寇屠了村,身为大明将士,他们感到很耻辱,但是又找不到倭寇的老巢,就感觉有劲使不出来。
“殿下,你一来泉州,肯定就能剿灭匪患,将所有的倭寇都斩杀!”
韩世斩也是一个标准的马屁精,一见到朱允炆就不停的拍马屁。
“废话少说,皇爷爷叫我来泉州,就是为了剿灭倭寇,不是为了来听你们的马屁的!”朱允炆走到府衙。做到正中,冷冷的说着,“你们来泉州几天了,可对倭寇有所了解?”
“回殿下,我二人之前都是在顺庆府当值,对于倭寇知之甚少,也是前几日才调任泉州,一番了解之下,才知道倭寇选在泉州上岸杀人,多半是因为泉州百姓富足。而且守卫较少。更要紧的是,泉州之外,岛屿众多,更利于他们藏身,只要抢走财物,茫茫大海,根本就无从追缴。”卢冰很认真的回答着,看来来这两天也没闲着,确实是想做出点功绩来。
“守卫较少?泉州府左有崇武所。又有永宁卫,加起来的人数不会比我的军队少,缘何会守卫较少?”朱允炆大声的问道,既然是来泉州。自然也是将周围的幻境熟悉了异变。
“殿下,永宁卫下辖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下辖四个百户所,分散在泉州府各地。算起来,总共应该是五千六百多人。但是根据微臣来这两天的查看,上报的人数确实是这么多。但是现在一个百户所根本就不是标准的一百一十二人,而是只有五十人,如此算来,一个永宁卫加起来的人数,就只有二千五百人,还不到上报的一半,再分散到各地,根本就不足以守卫,于是倭寇一来,就会出现卫所军互相推脱的局面,更不要说出海追击了。”卢冰一脸严肃的诉说着,他知道出现这种情况,肯定跟前任的指挥使有很大的关系,说不定那指挥使就不仅仅是杀头那么简单了。
“你说什么!”
朱允炆一听就恼了,猛地一拍桌子,他也知道,各地都有吃空饷的情况存在,但是一个卫所五千多人,多报个几十人也在允许范围之内,毕竟明朝的俸禄低,各地指挥使总得要找个赚钱的路子不是?
由于这种情况普遍的存在,兵部也不会深究,他爷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没想到这永宁卫吃空饷这么严重,竟然直接多上报了将近三千人,就比如说一个兵一年十两银子的俸禄,三千人下来,一年就是三万两,这个指挥使的胃口也太大了。
上一任指挥使在泉州当值少说也有十年,也就是说这十年下来,贪墨的银子少说也有二十万两,这个不仅仅是杀头能够赎罪的,要知道朱元璋可是说了,贪污超过十两,就得要杀头,超过一百两就得要抄家灭族,这指挥使贪污这么多,够掉几回脑袋的了。
“这些你都核实过?”朱允炆有些恼怒的看着卢冰,这个可不是小事,不仅仅是剿匪不利的罪名,贪污二十多万两的罪名要大得多。
“殿下,微臣不敢妄言,而且永宁卫的装备普遍落后,好多佩刀都已经生锈了,别说是去追杀倭寇了,就算是拿来砍柴都的要卷刃,拿着这样的武器去杀倭寇,那不是去送死么?”卢冰也有些义愤填膺的说到。
“我就说为什么那么多倭寇,偏偏要选在泉州动手,原来是看泉州的卫所军羸弱。”朱允炆眼神一寒,然后说道,“子宸,你派人立刻到各个卫所去调查,倘若属实,立刻上报朝廷,将上任指挥使绳之以法,还要加派军饷。”
云子宸闻言便出去分派任务,这个事情不是小事,必须得要谨慎对待。
于是朱允炆来到泉州的第一件事,兵士剿灭倭寇,而是先肃清永宁卫的贪污案。
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就出了人命。
偌大一个泉州府,就他一个指挥使,哪里敢贪墨这么多银子,肯定上下都有打点,才会在这么多年都没有一点风声传出。
于是在云子宸去查实的过程中,自然是遇到了抵抗,最后还是朱允炆的军队过去了,才镇压了骚乱。朱允炆这才知道,贪墨的不仅仅是指挥使一人,基本上军营中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有牵涉其中。
这下朱允炆有些犯难了,如果将这些人全部给处理了,恐怕泉州府立刻就会大乱。别自己一来泉州府,不仅没有把倭寇的问题给解决了,倒是把泉州搞得一团乌烟瘴气。
但是如果不处理这些人,大明的律法何在,一旦传了出去,岂不是都想要贪墨了?那岂不是军纪涣散?
所以朱允炆很头疼,将知府、指挥使、云子宸和胡烨都叫到了府衙内,讨论这个事情如何解决。
知府的态度很明确,这些人必须要处理了,不然大明律就是一个摆设。
指挥使的态度也很明确,就算要处理这些人,也不是这个时候,毕竟现在泉州缺人手,要是把这些人都处理二楼,恐怕整个永宁卫就没有一点战斗力了,剿灭倭患就只有靠朱允炆的三千亲卫军了,要是出现什么意外该怎么办?
胡烨保持沉默,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出头的好。
说处理了吧,要是接下来没能剿灭倭寇,恐怕自己逃脱不了贻误战机这个罪名。
说不处理吧,肯定会有人说自己包庇贪污,这顶帽子更大,在朱允炆没有发表意见之前,胡烨可不敢当出头鸟。
云子宸表示那些人可以处理了,就算是没有永宁卫,他也可以将所有的倭寇全部剿灭。
他还是那么的自信,但是在胡烨和卢冰看来,那不是自信,乃是自大。要是倭寇那么容易剿灭,也就不会祸害东南几十年了。
这是众说纷纭,拿主意的最后还得是朱允炆。
“好了,先把他们所有的帐都记下,等剿灭倭寇之后,再统一处理,如果子啊剿灭倭寇的过程中,有立功的表现,这个罪名就划掉。倘若在剿灭倭寇的过程中,毫无建树,不仅要从重处理,还要加上一条剿倭不力的罪名,数罪并罚!”
朱允炆做了决定,就是给那些人官兵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胡烨认为朱允炆的这个决定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调动那些官兵的积极性。
当然,朱允炆的这个决定也会送回南京,不过胡烨知道,朱元璋肯定会同意朱允炆的这个决定,因为不管朱允炆这个时候做什么样的决定,朱元璋都不会反对,因为这是他孙子第一次自主做这样的决定。
只有这样的坚决,以后才不会被别人所左右,才有可能成为皇位的合格继承人。
至于永宁卫所欠缺的人员军饷,朱元璋自然是尽数调拨,一切都是给朱允炆开大门,只要这次朱允炆能够成功的剿灭泉州的倭患,花多少钱、死多少人,对于朱元璋来说都是值得的。
倭寇都不是傻子,知道泉州有了朱允炆的大军,自然是不敢再轻易的道泉州来捣乱,只是有几个不要命的倭寇,想上岸抢一点东西,结果被官兵抓住,让朱允炆给游街示众,然后掉死在崇武所外面的崖壁上,引来无数的海鸟抢食,惨不忍睹啊。
如此一来,朱允炆就赢得了泉州百姓的拥戴,有如此英明神武的皇太孙,倭寇自然是不敢再来捣乱。
百姓永远都是这么盲目,只要弄死一两个倭寇,就说朱允炆是英明神武的,也不看看朱允炆动用了多少的人马,几千人才捉到这一两个倭寇,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是英明神武的,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够办得到。
然而想要彻底的剿灭倭患,等待着倭寇来送死,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必须得要主动出击。
所以在朱元璋调拨的军饷到了之后,朱允炆是想先打造一批合格武器,先把永宁卫的士兵武装起来。但是在胡烨的建议下,还是先建造大船,你造了好武器有个屁用,没见你这三千亲卫武器精良么?但是也就抓了倭寇两三个,没见楼下和萧九贤一直在抱怨没有人来试药么?
所以啊,为了给两个老头子抓药人,必须得要主动出击,造船出来,到海上去主动寻找倭寇!(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等朱允炆带着大军到达泉州的时候,指挥使和知府都已经换了人,见到朱允炆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的,毕竟都是刚上任的,知道这个差事不好当。
倭患也有好多年了,没有理由他们一上任,就能剿灭,所以这次他们把希望都压在朱允炆的身上了,他们不希望自己占了剿灭倭患的名头,只希望朱允炆的大军能够将这里给评定就好了,只要朱允炆有了战功,他们的乌纱帽也就保住了,不会像前任一样,被鸿翎急使押回去砍脑袋。
新来的知府叫做韩世斩,指挥使叫做卢冰,以前都是在顺庆府当官的,不过这次巴蜀闹民变,他们指挥有功,被耿炳文推荐,于是乎就到了泉州府来当知府和指挥使。
若是他们知道泉州府是这个样子,恐怕只会老老实实的待在顺庆府,剿灭邪教引起的民变好办,但是那倭寇不好剿啊。
虽然换了指挥使和知府,但是泉州府内还是死气沉沉的,因为一个月之内,连续有两个村子被倭寇屠了村,身为大明将士,他们感到很耻辱,但是又找不到倭寇的老巢,就感觉有劲使不出来。
“殿下,你一来泉州,肯定就能剿灭匪患,将所有的倭寇都斩杀!”
韩世斩也是一个标准的马屁精,一见到朱允炆就不停的拍马屁。
“废话少说,皇爷爷叫我来泉州,就是为了剿灭倭寇,不是为了来听你们的马屁的!”朱允炆走到府衙。做到正中,冷冷的说着,“你们来泉州几天了,可对倭寇有所了解?”
“回殿下,我二人之前都是在顺庆府当值,对于倭寇知之甚少,也是前几日才调任泉州,一番了解之下,才知道倭寇选在泉州上岸杀人,多半是因为泉州百姓富足。而且守卫较少。更要紧的是,泉州之外,岛屿众多,更利于他们藏身,只要抢走财物,茫茫大海,根本就无从追缴。”卢冰很认真的回答着,看来来这两天也没闲着,确实是想做出点功绩来。
“守卫较少?泉州府左有崇武所。又有永宁卫,加起来的人数不会比我的军队少,缘何会守卫较少?”朱允炆大声的问道,既然是来泉州。自然也是将周围的幻境熟悉了异变。
“殿下,永宁卫下辖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下辖四个百户所,分散在泉州府各地。算起来,总共应该是五千六百多人。但是根据微臣来这两天的查看,上报的人数确实是这么多。但是现在一个百户所根本就不是标准的一百一十二人,而是只有五十人,如此算来,一个永宁卫加起来的人数,就只有二千五百人,还不到上报的一半,再分散到各地,根本就不足以守卫,于是倭寇一来,就会出现卫所军互相推脱的局面,更不要说出海追击了。”卢冰一脸严肃的诉说着,他知道出现这种情况,肯定跟前任的指挥使有很大的关系,说不定那指挥使就不仅仅是杀头那么简单了。
“你说什么!”
朱允炆一听就恼了,猛地一拍桌子,他也知道,各地都有吃空饷的情况存在,但是一个卫所五千多人,多报个几十人也在允许范围之内,毕竟明朝的俸禄低,各地指挥使总得要找个赚钱的路子不是?
由于这种情况普遍的存在,兵部也不会深究,他爷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没想到这永宁卫吃空饷这么严重,竟然直接多上报了将近三千人,就比如说一个兵一年十两银子的俸禄,三千人下来,一年就是三万两,这个指挥使的胃口也太大了。
上一任指挥使在泉州当值少说也有十年,也就是说这十年下来,贪墨的银子少说也有二十万两,这个不仅仅是杀头能够赎罪的,要知道朱元璋可是说了,贪污超过十两,就得要杀头,超过一百两就得要抄家灭族,这指挥使贪污这么多,够掉几回脑袋的了。
“这些你都核实过?”朱允炆有些恼怒的看着卢冰,这个可不是小事,不仅仅是剿匪不利的罪名,贪污二十多万两的罪名要大得多。
“殿下,微臣不敢妄言,而且永宁卫的装备普遍落后,好多佩刀都已经生锈了,别说是去追杀倭寇了,就算是拿来砍柴都的要卷刃,拿着这样的武器去杀倭寇,那不是去送死么?”卢冰也有些义愤填膺的说到。
“我就说为什么那么多倭寇,偏偏要选在泉州动手,原来是看泉州的卫所军羸弱。”朱允炆眼神一寒,然后说道,“子宸,你派人立刻到各个卫所去调查,倘若属实,立刻上报朝廷,将上任指挥使绳之以法,还要加派军饷。”
云子宸闻言便出去分派任务,这个事情不是小事,必须得要谨慎对待。
于是朱允炆来到泉州的第一件事,兵士剿灭倭寇,而是先肃清永宁卫的贪污案。
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就出了人命。
偌大一个泉州府,就他一个指挥使,哪里敢贪墨这么多银子,肯定上下都有打点,才会在这么多年都没有一点风声传出。
于是在云子宸去查实的过程中,自然是遇到了抵抗,最后还是朱允炆的军队过去了,才镇压了骚乱。朱允炆这才知道,贪墨的不仅仅是指挥使一人,基本上军营中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有牵涉其中。
这下朱允炆有些犯难了,如果将这些人全部给处理了,恐怕泉州府立刻就会大乱。别自己一来泉州府,不仅没有把倭寇的问题给解决了,倒是把泉州搞得一团乌烟瘴气。
但是如果不处理这些人,大明的律法何在,一旦传了出去,岂不是都想要贪墨了?那岂不是军纪涣散?
所以朱允炆很头疼,将知府、指挥使、云子宸和胡烨都叫到了府衙内,讨论这个事情如何解决。
知府的态度很明确,这些人必须要处理了,不然大明律就是一个摆设。
指挥使的态度也很明确,就算要处理这些人,也不是这个时候,毕竟现在泉州缺人手,要是把这些人都处理二楼,恐怕整个永宁卫就没有一点战斗力了,剿灭倭患就只有靠朱允炆的三千亲卫军了,要是出现什么意外该怎么办?
胡烨保持沉默,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出头的好。
说处理了吧,要是接下来没能剿灭倭寇,恐怕自己逃脱不了贻误战机这个罪名。
说不处理吧,肯定会有人说自己包庇贪污,这顶帽子更大,在朱允炆没有发表意见之前,胡烨可不敢当出头鸟。
云子宸表示那些人可以处理了,就算是没有永宁卫,他也可以将所有的倭寇全部剿灭。
他还是那么的自信,但是在胡烨和卢冰看来,那不是自信,乃是自大。要是倭寇那么容易剿灭,也就不会祸害东南几十年了。
这是众说纷纭,拿主意的最后还得是朱允炆。
“好了,先把他们所有的帐都记下,等剿灭倭寇之后,再统一处理,如果子啊剿灭倭寇的过程中,有立功的表现,这个罪名就划掉。倘若在剿灭倭寇的过程中,毫无建树,不仅要从重处理,还要加上一条剿倭不力的罪名,数罪并罚!”
朱允炆做了决定,就是给那些人官兵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胡烨认为朱允炆的这个决定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调动那些官兵的积极性。
当然,朱允炆的这个决定也会送回南京,不过胡烨知道,朱元璋肯定会同意朱允炆的这个决定,因为不管朱允炆这个时候做什么样的决定,朱元璋都不会反对,因为这是他孙子第一次自主做这样的决定。
只有这样的坚决,以后才不会被别人所左右,才有可能成为皇位的合格继承人。
至于永宁卫所欠缺的人员军饷,朱元璋自然是尽数调拨,一切都是给朱允炆开大门,只要这次朱允炆能够成功的剿灭泉州的倭患,花多少钱、死多少人,对于朱元璋来说都是值得的。
倭寇都不是傻子,知道泉州有了朱允炆的大军,自然是不敢再轻易的道泉州来捣乱,只是有几个不要命的倭寇,想上岸抢一点东西,结果被官兵抓住,让朱允炆给游街示众,然后掉死在崇武所外面的崖壁上,引来无数的海鸟抢食,惨不忍睹啊。
如此一来,朱允炆就赢得了泉州百姓的拥戴,有如此英明神武的皇太孙,倭寇自然是不敢再来捣乱。
百姓永远都是这么盲目,只要弄死一两个倭寇,就说朱允炆是英明神武的,也不看看朱允炆动用了多少的人马,几千人才捉到这一两个倭寇,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是英明神武的,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够办得到。
然而想要彻底的剿灭倭患,等待着倭寇来送死,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必须得要主动出击。
所以在朱元璋调拨的军饷到了之后,朱允炆是想先打造一批合格武器,先把永宁卫的士兵武装起来。但是在胡烨的建议下,还是先建造大船,你造了好武器有个屁用,没见你这三千亲卫武器精良么?但是也就抓了倭寇两三个,没见楼下和萧九贤一直在抱怨没有人来试药么?
所以啊,为了给两个老头子抓药人,必须得要主动出击,造船出来,到海上去主动寻找倭寇!(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