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不战而胜(上)
1806年9月,愚蠢的普鲁士国王在其王后的鼓动下,会同俄、英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
当年10月,拿破仑在巴黎向柏林宣战,不久,两军便在耶拿与奥尔斯泰特举行会战,拿破仑全歼普军,并趁胜占领普鲁士的大部分领土,法国人以列队方式进驻柏林。
之后,尽管普鲁士王室一度在俄国的支持下逃亡东普鲁士,继续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1807年7月,拿破仑倒是法外施恩,同战败的普鲁士国王法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
按照这份和约的规定:普鲁士在波兰夺得的全部领地被剥夺,在这些领地上组成华沙公国;普鲁士易北河左岸的全部领土划归新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拿破仑的弟弟,热罗姆出任国王);责成普军由14万人裁减为5万人(最初为4万);普鲁士偿付法国1。5亿法郎的赔款,15万法军驻扎在东西普鲁士,总督府设在但泽自由港,直至赔款付清撤走。该条约使普鲁士的人口和领土都减少一半,直接降到欧洲三等国的尴尬地位。
战争的惨败和屈辱和约的签订,使无数德意志(普鲁士)人愈来愈看清他们与先进法国的巨大差距。包括思想家费希特、黑格尔,军事改革家格奈泽瑙、沙恩霍斯特,政治改革家施泰因男爵、哈登堡等人,纷纷上书普鲁士国王,要对国家实施军政方面的改革。
卡尔?冯?施泰因男爵在1807年9月被腓特烈?威廉三世任命为内阁首相,进行涉及国家全方位的政治改革,并颁布著名“十月敕令”,包括让公民参与政治以唤醒其民族主义情感;释放农奴;实行地方自治;改组中央政府机构,扶植工商业发展等。
然而,施泰因首相心中怀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感情,公开对抗掌握普鲁士命运的拿破仑皇帝。他掌权后便把迫使法军从普鲁士撤走、摆脱拿破仑的制约作为自己的外交中心。
1808年上半年,西班牙反法民族起义使施泰因大为振奋,他错误的估计了政治与军事形势,主张全德意志应支持正在酝酿中的奥地利反法战争,联合英国与俄国,在北德举行起义,并认为全欧洲民众反抗“邪恶的暴君”、“为德意志人解放祖国”的时刻已经到来。
就在驻柏林的法国大使将上述信息截获,并汇报给巴黎之后,拿破仑变得勃然大怒,迫使普王威廉三世解除施泰因的首相职务,令这位首相不得不逃亡国外。
不过,新接任的阿尔腾施泰因内阁却表现的庸碌无能,到1810年春,普鲁士的混乱局面已不可收拾。10月,腓特烈?威廉三世任命前外交大臣,60岁的卡尔?奥古斯特?冯?哈登堡担任首相,并授权组阁,继续前任首相未尽的改革事业。
与施泰因信奉的自由民-主派做法不同,哈登堡更加倾向于开明专-制主义的旧统治形式,属于一次“善意的革命”。此外,哈登堡长久涉足外交舞台,参加一系列的对法谈判,以圆滑世故的手腕享誉欧洲政坛,在保持普鲁士的**地位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哈登堡登上普鲁士首相宝座之后的第10月,他也面临着与施泰因类似的艰难抉择。
就在今天上午,哈登堡陪同威廉三世陛下在波兹坦采茨利恩霍夫宫(柏林宫),接受拿破仑特使的严厉训斥,称普鲁士正秘密联合英国、俄国与瑞典,阴谋实施新一轮反法同盟。
威廉三世当即否认,表示这一切都是谣言,他和他的内阁绝不会做出损害法兰西帝国利益的事情。颇不耐烦的法国人,干脆抽出一份文件,直接扔到普鲁士国王的脚下,转身离开。
当哈登堡一看到这份文件标题,便心知大事不妙,因为那份文件正是他与路易丝王后私下委托格奈泽瑙将军,同俄国、英国与瑞典的外交使节秘密签署同盟的文件。尽管该密约中,没有明确反对法国,反对拿破仑,但字里行间表述着意在恢复1793年的政治格局。
威廉三世不由得叹了口气,他转过身,无奈望了望自己面前的首相。哈登堡双目炯炯,透着聪慧,他的神态温和,却又不失庄重,是那个时代一位最杰出、最具才能的人之一。
而普鲁士国王并不是愚蠢,只是个性优柔寡断罢了,当然清楚哈登堡犯了与施泰因同样的错误,急于求成。不过,宅心仁厚的威廉三世也并未就此责备这位能力出众的首相,临走前,国王仅仅说了一句,“如果,需要我去巴黎解释的话,请提前一天通知!”
然而,祸不单行!
就在哈登堡正为《斯德哥尔摩密约》泄露一事而忧心忡忡之际,奈泽瑙将军忽然从华沙传来一则噩耗:华沙公国的新任君主,安德鲁?德赛,已在华沙南郊军营,鼓动2万或3万波兰军队,并将联合奥地利与萨克森两国,发动一场入侵普属西里西亚的罪恶战争。
哈登堡首相愤怒了,他毫无贵族风范的厉声指责道:“该死,这个安德鲁混蛋不是刚得到了但泽走廊,如今又不知满足,还要图谋西里西亚!该死的萨拉森与奥地利,他们忘记自己也是德意志大家庭的一员,竟然协助我们的敌人,进攻自己的同胞!”
然而,愤怒与谩骂绝不能抵御波兰人的大举进犯,当哈登堡重新恢复理智后,他不得不认真考虑,该以何种方式应对迫在眉睫的这场危机。
外交途径?显然不怎么靠谱。
奥地利人与萨克森人为了各自利益,已彻底背叛了普鲁士,成为波兰人的帮凶;
掌握在拿破仑手中的莱茵联邦各国,也不会声援同为德意志民族的普鲁士人;
俄国业已同华沙公国进行和解,正与土耳其进行战争,绝不会冒险开辟西方战线;
英国与德赛的暧昧关系,全欧洲皆知,最大的可能性只会处于中立立场;
而瑞典的摄政王储,贝尔纳多特也不会支持普鲁士同波兰的战争,哪怕后者属于入侵者;
至于丹麦、挪威不说也罢,国力虚弱的它们根本不做能任何指望;
于是,唯一的外交努力只能寄托在巴黎,在杜伊勒里宫,在拿破仑身上。可是如今,皇帝正恼怒于普鲁士的背叛行径,也绝无可能约束华沙公国,甚至还会暗中鼓励。
所以,哈登堡首相又将目光重新投向奈泽瑙将军,他沉声问道:“请务必告诉我,我们的军队能否单独打败华沙公国、奥地利与萨克森的三国联军!”
……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
1806年9月,愚蠢的普鲁士国王在其王后的鼓动下,会同俄、英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
当年10月,拿破仑在巴黎向柏林宣战,不久,两军便在耶拿与奥尔斯泰特举行会战,拿破仑全歼普军,并趁胜占领普鲁士的大部分领土,法国人以列队方式进驻柏林。
之后,尽管普鲁士王室一度在俄国的支持下逃亡东普鲁士,继续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1807年7月,拿破仑倒是法外施恩,同战败的普鲁士国王法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
按照这份和约的规定:普鲁士在波兰夺得的全部领地被剥夺,在这些领地上组成华沙公国;普鲁士易北河左岸的全部领土划归新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拿破仑的弟弟,热罗姆出任国王);责成普军由14万人裁减为5万人(最初为4万);普鲁士偿付法国1。5亿法郎的赔款,15万法军驻扎在东西普鲁士,总督府设在但泽自由港,直至赔款付清撤走。该条约使普鲁士的人口和领土都减少一半,直接降到欧洲三等国的尴尬地位。
战争的惨败和屈辱和约的签订,使无数德意志(普鲁士)人愈来愈看清他们与先进法国的巨大差距。包括思想家费希特、黑格尔,军事改革家格奈泽瑙、沙恩霍斯特,政治改革家施泰因男爵、哈登堡等人,纷纷上书普鲁士国王,要对国家实施军政方面的改革。
卡尔?冯?施泰因男爵在1807年9月被腓特烈?威廉三世任命为内阁首相,进行涉及国家全方位的政治改革,并颁布著名“十月敕令”,包括让公民参与政治以唤醒其民族主义情感;释放农奴;实行地方自治;改组中央政府机构,扶植工商业发展等。
然而,施泰因首相心中怀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感情,公开对抗掌握普鲁士命运的拿破仑皇帝。他掌权后便把迫使法军从普鲁士撤走、摆脱拿破仑的制约作为自己的外交中心。
1808年上半年,西班牙反法民族起义使施泰因大为振奋,他错误的估计了政治与军事形势,主张全德意志应支持正在酝酿中的奥地利反法战争,联合英国与俄国,在北德举行起义,并认为全欧洲民众反抗“邪恶的暴君”、“为德意志人解放祖国”的时刻已经到来。
就在驻柏林的法国大使将上述信息截获,并汇报给巴黎之后,拿破仑变得勃然大怒,迫使普王威廉三世解除施泰因的首相职务,令这位首相不得不逃亡国外。
不过,新接任的阿尔腾施泰因内阁却表现的庸碌无能,到1810年春,普鲁士的混乱局面已不可收拾。10月,腓特烈?威廉三世任命前外交大臣,60岁的卡尔?奥古斯特?冯?哈登堡担任首相,并授权组阁,继续前任首相未尽的改革事业。
与施泰因信奉的自由民-主派做法不同,哈登堡更加倾向于开明专-制主义的旧统治形式,属于一次“善意的革命”。此外,哈登堡长久涉足外交舞台,参加一系列的对法谈判,以圆滑世故的手腕享誉欧洲政坛,在保持普鲁士的**地位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哈登堡登上普鲁士首相宝座之后的第10月,他也面临着与施泰因类似的艰难抉择。
就在今天上午,哈登堡陪同威廉三世陛下在波兹坦采茨利恩霍夫宫(柏林宫),接受拿破仑特使的严厉训斥,称普鲁士正秘密联合英国、俄国与瑞典,阴谋实施新一轮反法同盟。
威廉三世当即否认,表示这一切都是谣言,他和他的内阁绝不会做出损害法兰西帝国利益的事情。颇不耐烦的法国人,干脆抽出一份文件,直接扔到普鲁士国王的脚下,转身离开。
当哈登堡一看到这份文件标题,便心知大事不妙,因为那份文件正是他与路易丝王后私下委托格奈泽瑙将军,同俄国、英国与瑞典的外交使节秘密签署同盟的文件。尽管该密约中,没有明确反对法国,反对拿破仑,但字里行间表述着意在恢复1793年的政治格局。
威廉三世不由得叹了口气,他转过身,无奈望了望自己面前的首相。哈登堡双目炯炯,透着聪慧,他的神态温和,却又不失庄重,是那个时代一位最杰出、最具才能的人之一。
而普鲁士国王并不是愚蠢,只是个性优柔寡断罢了,当然清楚哈登堡犯了与施泰因同样的错误,急于求成。不过,宅心仁厚的威廉三世也并未就此责备这位能力出众的首相,临走前,国王仅仅说了一句,“如果,需要我去巴黎解释的话,请提前一天通知!”
然而,祸不单行!
就在哈登堡正为《斯德哥尔摩密约》泄露一事而忧心忡忡之际,奈泽瑙将军忽然从华沙传来一则噩耗:华沙公国的新任君主,安德鲁?德赛,已在华沙南郊军营,鼓动2万或3万波兰军队,并将联合奥地利与萨克森两国,发动一场入侵普属西里西亚的罪恶战争。
哈登堡首相愤怒了,他毫无贵族风范的厉声指责道:“该死,这个安德鲁混蛋不是刚得到了但泽走廊,如今又不知满足,还要图谋西里西亚!该死的萨拉森与奥地利,他们忘记自己也是德意志大家庭的一员,竟然协助我们的敌人,进攻自己的同胞!”
然而,愤怒与谩骂绝不能抵御波兰人的大举进犯,当哈登堡重新恢复理智后,他不得不认真考虑,该以何种方式应对迫在眉睫的这场危机。
外交途径?显然不怎么靠谱。
奥地利人与萨克森人为了各自利益,已彻底背叛了普鲁士,成为波兰人的帮凶;
掌握在拿破仑手中的莱茵联邦各国,也不会声援同为德意志民族的普鲁士人;
俄国业已同华沙公国进行和解,正与土耳其进行战争,绝不会冒险开辟西方战线;
英国与德赛的暧昧关系,全欧洲皆知,最大的可能性只会处于中立立场;
而瑞典的摄政王储,贝尔纳多特也不会支持普鲁士同波兰的战争,哪怕后者属于入侵者;
至于丹麦、挪威不说也罢,国力虚弱的它们根本不做能任何指望;
于是,唯一的外交努力只能寄托在巴黎,在杜伊勒里宫,在拿破仑身上。可是如今,皇帝正恼怒于普鲁士的背叛行径,也绝无可能约束华沙公国,甚至还会暗中鼓励。
所以,哈登堡首相又将目光重新投向奈泽瑙将军,他沉声问道:“请务必告诉我,我们的军队能否单独打败华沙公国、奥地利与萨克森的三国联军!”
……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