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坐落东北的御书房灯火通明。
御书房内,青衣儒衫的中年男子坐在案牍前,朱色流漆的红木案牍上摆着厚厚的一沓奏则。时辰已是丑时,敬事房总管太监吴公公心急如燎:
“陛下,该歇息了。”
“朕知道了。”
说话的青衣男子便是当朝皇帝李元渊,他手持朱笔,头也不抬,继续埋首奏折之中。皇帝身后有一块文匾,用白玉装裱,上面写着:天道酬勤四个大字。细看之下,这四个字好似悬在空中,散出淡淡浩然之气,温养着面前的皇帝。这张文匾,出自文圣之手,竟是一件不俗的温养法器。
吴公公见皇帝没有歇息的意思,轻轻叹了口气,便吩咐身后宫女上些茶点。面前这位九五之尊,二十二岁登基,年号同德。同德二年,顾命辅政大臣巩和结党营私,夷三族,陛下掌权。同德四年,御驾亲征,南疆平叛。同德七年,丰朝八十万大军举国来犯,陛下知人善任,封年仅三十的武官俞煊为威武大将军,统率三军,于燕地雁门关外决一死战。同年,雁门关一役千钧之际,文圣超凡入圣,为天下士子开路,驰援三军
大禹朝群情鼎沸,全民参战,终是力挽狂澜,拒丰军雁门关以北三百里,血流成河,死伤无数,天地血光弥漫。这一战,丰国元气大伤,立国三百年之久的大禹朝迎来中兴。尔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皇帝励精图治,至今已二十五个年头。大禹朝国泰民安,上至朝臣,下至纤民,对皇帝尊崇有加,与文圣一起合称圣人明君。
青衫喝了一口茶,受书院熏陶:民为重,社稷次子,君为轻,皇帝身上并没有帝王心术般的压抑感,往年为体恤民情微服私访时,常常有农夫以为他是教书先生,皇帝哈哈大笑,接过农夫手里的犁,躬身抱拳道:您才是我的先生。
此时皇帝正看着一道奏则,眉目之间露出喜色,这道奏则从江南道而来,讲述户部尚书之子余钱任钦差大臣期间,如何在江南道整顿吏治,查处贪腐,追缴税银的功绩。江南道膏腴之地,税银比往年多出了三成,年初剑南道地震,岭南道蛮夷作乱,这笔银子正能用上,算是解了皇帝的心头之患。他朱笔一勾,明日大禹朝就会出个最年轻的户部侍郎。
皇帝忽然咳了两声,惊得吴公公赶快端来一盏药汤,皇帝接过来喝完,准备起身,随口问道:
“这汤药不似往常那般苦了。”
“陛下,今儿的汤药加了新鲜的玉蜂浆。”
“哦?这么早就有蜂蜜了?”
“回皇上,是皇后娘娘今儿送进御膳房的,皇后娘娘有心了。”
皇上点头,思忖片刻吩咐道:
“回吧。”
“陛下,今儿回哪?”
皇帝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指着吴公公笑骂:
“你这老狐狸!去坤宁宫!”
坤宁宫正是皇后的寝宫。
“得嘞!摆驾坤宁宫!”
吴公公吆喝了一嗓子,正一开门,门外跑来一名侍卫,跪在门口求见,吴公公吹胡子瞪眼,拼命使眼色。
侍卫一时不知所措,便听到皇上开口:
“让他进来说。”
侍卫走进御书房,气得吴公公跺了跺脚,听见他说:
“启禀皇上,内务府副总管闫明求见。”
“宣。”
夜色之中走来一人,此人身长八尺,没有穿官衣,而是一件青蓝色劲衣,脚穿灰色皂靴,走路虎虎生风,相貌俊朗,年纪约莫三十有五,正是陛下以前的御前金刀侍卫长,如今的内务府副总管闫明。
吴公公见来人是他,不敢造次,退到门外说了句:大人请进。便关上房门耳观鼻鼻观心起来。
“朕等你很久了!”
皇帝目光锐利,不怒而威,看着来人。闫明单膝跪地:
“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说话。”
闫明却一动不动,继续道:
“臣失职,请陛下降罪!”
“那就跪着说!”
闫明咽了口吐沫:
“臣奉旨随钦差大臣余钱行走江南道,追查云台奸细,确有发现贼子利用水道与丰朝通粮,臣按图索骥,查至陵州太守,缉拿时自尽”
“混账!一方太守,竟私自屯粮,鱼肉百姓!”
闫明心中一惊,陛下在意的居然不是通敌叛国,而是鱼肉百姓!
“臣继续追查,查抄太守府时遇袭,内务府各将士骁勇克敌,而他们的目标并非我们,而是一件玉佩法器。”
皇帝眉头隆起,示意他继续说。
“臣与他们周旋,终是将其斩杀殆尽,缴得玉佩交于余大人,与其他卷宗赃物一齐押赴回京。入京时赃物人犯一并交由戍京卫压往大理寺,可等臣去大理寺交接时,玉佩不翼而飞!”
“臣失职!”
“是否遗落在路途中?”皇帝问。
“不能,交接时臣有过清点。”
“这么说,问题出在大理寺?”
“开始臣也这般认为,大理寺乃国之重地,若有云台奸细潜入,兹事体大非同小可,于是臣按而不发,清点交接人员名册,可一无所获。臣便反应过来,率人前往戍京卫,得知今日与臣交接的乃是戍京卫指挥史手下一名守备宁申,臣去捉拿此人时,参将及其麾下近四百人没了踪迹。”
“直至直至今日晌午,长洲县以北三十里望京山中,参将一部横尸遍野,宁申毙命,臣仔细搜索,未能找到玉佩。”
“还有么?”皇帝闭目养神,看不出情绪。
“臣臣勘验尸身时发现,参将宁申武道竟与臣不相上下,乃炼精境中期高手。这般武道,军中却毫无记载,臣回到戍京卫,翻看此人履历,有巨大发现!”
“此人曾是威武大将军麾下一名千总,于王朝大战中死里逃生,俞将军封王后,并未随其一并入燕,而是留在了戍京卫
“臣死罪斗胆猜测”
皇帝猛然睁开眼,喝道:
“说!”
“燕北王与云台有私!”
“啪”!皇帝一掌拍在案牍,剧烈咳嗽起来,吴公公推门而入,跪在皇帝面前,手里托着一盏汤药,啜泣道:“皇上龙体为重,皇上息怒。”
吴公公身为敬事房总管大太监,什么话能听,什么话不能听,他心里门清,早在闫明进御书房时,他就屏退了其他太监宫女。事关通敌叛国,吴公公竟是直接推门而进,任何事也比不上皇上的龙体,以退为进,大智若愚。皇帝不喜宦官,对吴公公另眼相看,并非没有原因。
地上的闫明动也不敢动。
好半晌,皇帝喝完汤药,心情平复下来。
“宁申一部四百众,一夜之间全死了?怎么死的?”
闫明答道:
“除开宁申,皆一剑毙命。”
“是他?”皇帝自言自语:
“他怎会出手?”
“宁申的痕迹又怎会如此明显?”
不对!皇帝突然想起了一些事。转头问吴公公:
“永和宫这两日可有什么动静?”
永和宫便是苏妃的寝宫。
“禀皇上,苏妃昨日半夜出宫”
“出宫?去哪了?”
“去了燕北王府,说是世子落水了,请了好些个郎中”
皇帝居然有些面色紧张。
“世子安好?”
“世子无恙,还在卧榻休养。”
皇帝脸上一松。
沉思少顷,圣明的皇帝已经发觉端倪,宁申身死当夜,世子落水,调虎离山?
对,有人要杀世子!
江南云台案查到最后,矛头直指燕北王,若此时世子一死?
燕北王的矛头何尝不是直指京都呢!
皇帝眼中精光暴涨,又一闪而逝。揉了揉眉心,淡淡笑了笑。
可为何世子又安然无恙?
这个倒霉催孩子。
皇帝一时想不明白,不管如何,世子不能死。
“闫明,等世子醒了,让内务府备份厚礼送到燕北王府。”
皇帝又想,只是厚礼,恐怕不够。
“遵命!可陛下燕北王。”
“你此次失职,罚俸一年,留任观察,再有差池,自己去慎刑司报到。”
“谢陛下开恩!”
闫明识趣的闭上了嘴。
“此次江南道之行,长公主表现如何?”
皇帝问道。
江南道之行,钦差余钱看的是国库,闫明追查的是云台,长公主则是代表了少府。
“回陛下,长公主心思玲珑,知人善任,江南织造局也是收获颇丰。”
少府是皇帝的小金库,西子湖画楼就是产业之一,天下十道皆有画楼分支,供才子佳人游玩作乐。除开画楼,京纺司主要生产高端绸缎衣物,由长公主掌控,江南织造局隶属京纺司,江南道富庶,织造局利润极大,但相比画楼,就小巫见大巫了。大禹朝重士子,文人墨游湖成风,画楼临湖而建,当然,游湖不只是简单的看看湖景
画楼则是由二公主所管,毕竟天下第一才女的名号,很有感染力。
“她与二公主,谁能做少府总管?”
皇帝漫不经心的问。
闫明一时不知如何接话,愣在当下。
皇帝挥挥手。
“好了好了,终归是女子,都有出嫁的一天阿。”
一眼带过闫明,默不作声。
闫明云里雾里,一头雾水,侧头看了眼吴公公,只差脸上写着:你快帮帮我几个字了。
吴公公会心一笑,走上前来:
“陛下,长公主、二公主得陛下教导,巾帼不让须眉,一心为公,实乃陛下之福、大禹之福。前几日,奴才去景仁宫送月例时,见小公主竟也出落的亭亭玉立了,时间一晃而过,公主二八芳龄,已是待字闺中了。”
闫明:“???”
他们在说啥?皇上好像很开心?发生了什么?刚刚不是在说长公主吗?关小公主什么事?咦?皇上和吴公公走了?怎么没人理我?那我呢?
“皇上,臣”
“哼!你就在这跪着吧!”
“”
“陛下,咱去景仁宫?”
吴公公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
“老狐狸!景仁宫去!”
皇帝笑骂道。
御书房内,青衣儒衫的中年男子坐在案牍前,朱色流漆的红木案牍上摆着厚厚的一沓奏则。时辰已是丑时,敬事房总管太监吴公公心急如燎:
“陛下,该歇息了。”
“朕知道了。”
说话的青衣男子便是当朝皇帝李元渊,他手持朱笔,头也不抬,继续埋首奏折之中。皇帝身后有一块文匾,用白玉装裱,上面写着:天道酬勤四个大字。细看之下,这四个字好似悬在空中,散出淡淡浩然之气,温养着面前的皇帝。这张文匾,出自文圣之手,竟是一件不俗的温养法器。
吴公公见皇帝没有歇息的意思,轻轻叹了口气,便吩咐身后宫女上些茶点。面前这位九五之尊,二十二岁登基,年号同德。同德二年,顾命辅政大臣巩和结党营私,夷三族,陛下掌权。同德四年,御驾亲征,南疆平叛。同德七年,丰朝八十万大军举国来犯,陛下知人善任,封年仅三十的武官俞煊为威武大将军,统率三军,于燕地雁门关外决一死战。同年,雁门关一役千钧之际,文圣超凡入圣,为天下士子开路,驰援三军
大禹朝群情鼎沸,全民参战,终是力挽狂澜,拒丰军雁门关以北三百里,血流成河,死伤无数,天地血光弥漫。这一战,丰国元气大伤,立国三百年之久的大禹朝迎来中兴。尔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皇帝励精图治,至今已二十五个年头。大禹朝国泰民安,上至朝臣,下至纤民,对皇帝尊崇有加,与文圣一起合称圣人明君。
青衫喝了一口茶,受书院熏陶:民为重,社稷次子,君为轻,皇帝身上并没有帝王心术般的压抑感,往年为体恤民情微服私访时,常常有农夫以为他是教书先生,皇帝哈哈大笑,接过农夫手里的犁,躬身抱拳道:您才是我的先生。
此时皇帝正看着一道奏则,眉目之间露出喜色,这道奏则从江南道而来,讲述户部尚书之子余钱任钦差大臣期间,如何在江南道整顿吏治,查处贪腐,追缴税银的功绩。江南道膏腴之地,税银比往年多出了三成,年初剑南道地震,岭南道蛮夷作乱,这笔银子正能用上,算是解了皇帝的心头之患。他朱笔一勾,明日大禹朝就会出个最年轻的户部侍郎。
皇帝忽然咳了两声,惊得吴公公赶快端来一盏药汤,皇帝接过来喝完,准备起身,随口问道:
“这汤药不似往常那般苦了。”
“陛下,今儿的汤药加了新鲜的玉蜂浆。”
“哦?这么早就有蜂蜜了?”
“回皇上,是皇后娘娘今儿送进御膳房的,皇后娘娘有心了。”
皇上点头,思忖片刻吩咐道:
“回吧。”
“陛下,今儿回哪?”
皇帝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指着吴公公笑骂:
“你这老狐狸!去坤宁宫!”
坤宁宫正是皇后的寝宫。
“得嘞!摆驾坤宁宫!”
吴公公吆喝了一嗓子,正一开门,门外跑来一名侍卫,跪在门口求见,吴公公吹胡子瞪眼,拼命使眼色。
侍卫一时不知所措,便听到皇上开口:
“让他进来说。”
侍卫走进御书房,气得吴公公跺了跺脚,听见他说:
“启禀皇上,内务府副总管闫明求见。”
“宣。”
夜色之中走来一人,此人身长八尺,没有穿官衣,而是一件青蓝色劲衣,脚穿灰色皂靴,走路虎虎生风,相貌俊朗,年纪约莫三十有五,正是陛下以前的御前金刀侍卫长,如今的内务府副总管闫明。
吴公公见来人是他,不敢造次,退到门外说了句:大人请进。便关上房门耳观鼻鼻观心起来。
“朕等你很久了!”
皇帝目光锐利,不怒而威,看着来人。闫明单膝跪地:
“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说话。”
闫明却一动不动,继续道:
“臣失职,请陛下降罪!”
“那就跪着说!”
闫明咽了口吐沫:
“臣奉旨随钦差大臣余钱行走江南道,追查云台奸细,确有发现贼子利用水道与丰朝通粮,臣按图索骥,查至陵州太守,缉拿时自尽”
“混账!一方太守,竟私自屯粮,鱼肉百姓!”
闫明心中一惊,陛下在意的居然不是通敌叛国,而是鱼肉百姓!
“臣继续追查,查抄太守府时遇袭,内务府各将士骁勇克敌,而他们的目标并非我们,而是一件玉佩法器。”
皇帝眉头隆起,示意他继续说。
“臣与他们周旋,终是将其斩杀殆尽,缴得玉佩交于余大人,与其他卷宗赃物一齐押赴回京。入京时赃物人犯一并交由戍京卫压往大理寺,可等臣去大理寺交接时,玉佩不翼而飞!”
“臣失职!”
“是否遗落在路途中?”皇帝问。
“不能,交接时臣有过清点。”
“这么说,问题出在大理寺?”
“开始臣也这般认为,大理寺乃国之重地,若有云台奸细潜入,兹事体大非同小可,于是臣按而不发,清点交接人员名册,可一无所获。臣便反应过来,率人前往戍京卫,得知今日与臣交接的乃是戍京卫指挥史手下一名守备宁申,臣去捉拿此人时,参将及其麾下近四百人没了踪迹。”
“直至直至今日晌午,长洲县以北三十里望京山中,参将一部横尸遍野,宁申毙命,臣仔细搜索,未能找到玉佩。”
“还有么?”皇帝闭目养神,看不出情绪。
“臣臣勘验尸身时发现,参将宁申武道竟与臣不相上下,乃炼精境中期高手。这般武道,军中却毫无记载,臣回到戍京卫,翻看此人履历,有巨大发现!”
“此人曾是威武大将军麾下一名千总,于王朝大战中死里逃生,俞将军封王后,并未随其一并入燕,而是留在了戍京卫
“臣死罪斗胆猜测”
皇帝猛然睁开眼,喝道:
“说!”
“燕北王与云台有私!”
“啪”!皇帝一掌拍在案牍,剧烈咳嗽起来,吴公公推门而入,跪在皇帝面前,手里托着一盏汤药,啜泣道:“皇上龙体为重,皇上息怒。”
吴公公身为敬事房总管大太监,什么话能听,什么话不能听,他心里门清,早在闫明进御书房时,他就屏退了其他太监宫女。事关通敌叛国,吴公公竟是直接推门而进,任何事也比不上皇上的龙体,以退为进,大智若愚。皇帝不喜宦官,对吴公公另眼相看,并非没有原因。
地上的闫明动也不敢动。
好半晌,皇帝喝完汤药,心情平复下来。
“宁申一部四百众,一夜之间全死了?怎么死的?”
闫明答道:
“除开宁申,皆一剑毙命。”
“是他?”皇帝自言自语:
“他怎会出手?”
“宁申的痕迹又怎会如此明显?”
不对!皇帝突然想起了一些事。转头问吴公公:
“永和宫这两日可有什么动静?”
永和宫便是苏妃的寝宫。
“禀皇上,苏妃昨日半夜出宫”
“出宫?去哪了?”
“去了燕北王府,说是世子落水了,请了好些个郎中”
皇帝居然有些面色紧张。
“世子安好?”
“世子无恙,还在卧榻休养。”
皇帝脸上一松。
沉思少顷,圣明的皇帝已经发觉端倪,宁申身死当夜,世子落水,调虎离山?
对,有人要杀世子!
江南云台案查到最后,矛头直指燕北王,若此时世子一死?
燕北王的矛头何尝不是直指京都呢!
皇帝眼中精光暴涨,又一闪而逝。揉了揉眉心,淡淡笑了笑。
可为何世子又安然无恙?
这个倒霉催孩子。
皇帝一时想不明白,不管如何,世子不能死。
“闫明,等世子醒了,让内务府备份厚礼送到燕北王府。”
皇帝又想,只是厚礼,恐怕不够。
“遵命!可陛下燕北王。”
“你此次失职,罚俸一年,留任观察,再有差池,自己去慎刑司报到。”
“谢陛下开恩!”
闫明识趣的闭上了嘴。
“此次江南道之行,长公主表现如何?”
皇帝问道。
江南道之行,钦差余钱看的是国库,闫明追查的是云台,长公主则是代表了少府。
“回陛下,长公主心思玲珑,知人善任,江南织造局也是收获颇丰。”
少府是皇帝的小金库,西子湖画楼就是产业之一,天下十道皆有画楼分支,供才子佳人游玩作乐。除开画楼,京纺司主要生产高端绸缎衣物,由长公主掌控,江南织造局隶属京纺司,江南道富庶,织造局利润极大,但相比画楼,就小巫见大巫了。大禹朝重士子,文人墨游湖成风,画楼临湖而建,当然,游湖不只是简单的看看湖景
画楼则是由二公主所管,毕竟天下第一才女的名号,很有感染力。
“她与二公主,谁能做少府总管?”
皇帝漫不经心的问。
闫明一时不知如何接话,愣在当下。
皇帝挥挥手。
“好了好了,终归是女子,都有出嫁的一天阿。”
一眼带过闫明,默不作声。
闫明云里雾里,一头雾水,侧头看了眼吴公公,只差脸上写着:你快帮帮我几个字了。
吴公公会心一笑,走上前来:
“陛下,长公主、二公主得陛下教导,巾帼不让须眉,一心为公,实乃陛下之福、大禹之福。前几日,奴才去景仁宫送月例时,见小公主竟也出落的亭亭玉立了,时间一晃而过,公主二八芳龄,已是待字闺中了。”
闫明:“???”
他们在说啥?皇上好像很开心?发生了什么?刚刚不是在说长公主吗?关小公主什么事?咦?皇上和吴公公走了?怎么没人理我?那我呢?
“皇上,臣”
“哼!你就在这跪着吧!”
“”
“陛下,咱去景仁宫?”
吴公公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
“老狐狸!景仁宫去!”
皇帝笑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