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app软件已经开发完毕,请大家访问陶谦和荀贞间的矛盾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陶谦、荀贞和黄巾军间的矛盾则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两个矛盾相比,显是后者更生死攸关。

    陶谦、荀贞相争,一方败了,如果痛快认输,也许还能保住性命,甚而保住富贵,可如果黄巾军再入徐州,并且打赢,那陶谦、荀贞除了落荒而逃之外,就只有“殉国”一途了。

    所以,在闻知了这个消息后,荀贞当即拍板:“青州黄巾异动,必会引起陶恭祖、笮融的密切关注,……我军出兵的时刻到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关注了青州黄巾,对广陵肯定就会有所放松,对荀贞而言之,这确是一个极好的出兵之机。

    荀彧有点担心,说道:“青州黄巾三十余万众,今其合兵,不知所向,……君侯,他们如是冲我徐州而来,当此时刻,似就不宜与陶恭祖贸然开战啊。”

    荀攸等人也有此虑。

    荀谌说道:“文若所言不错,……君侯,要不再等一等?等判明了青州黄巾的动向,再击下邳不迟。”

    荀贞说道:“青州黄巾合兵,其意必非徐州。”

    “噢?那君侯以为他们是何意?”

    “其意必是冀州。”

    “为何?”

    “徐、青前些年都是灾荒不断,虽赖陈/元龙之力,徐州今粮颇丰,然以徐州之粮,断难足三十万青州黄巾长用,而冀州地广民稠,虽经有张角之乱,底子犹存,这几年又灾荒不多,论其粮,远多过徐、兖,此其一也。”

    荀攸赞成地说道:“不错,如论粮食,徐、兖确不如冀州。”

    “徐、兖地狭,或临海,或无险阻,难以腾转,再论地利,亦不如冀。”

    徐州只有五个郡,兖州的郡国虽比徐州多,但那是因兖州临近中原腹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故而设的郡国较多,可实际上,如比较具体辖地范围的大小,兖州和徐州其实是差不多的,甚至比徐州还要小一点,就辖地面积而言之,这两个州都不是大州,缺乏战略纵深,并且徐州临海,而兖州处在冀、豫、徐、青这几个州之间,实为四战之地,但州中却没有什么天险阻碍,故而,荀贞认为,从地利上看,青州黄巾也不会选择徐、兖为目标。

    荀攸点头称是。

    “较之地利,徐州稍胜过兖,但徐州北有丹阳兵、泰山兵、州兵,南有我广陵兵,南北合计,战兵五万,稍微动员,可有十万之众,青州黄巾虽号三十余万,而只是人多,甲械不如我、精锐不如我,从这方面来看,青州黄巾亦必不会、也必不敢入我徐州。”

    徐州粮食不多,缺少地利,州中的部队又很有战斗力,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荀谌沉吟说道:“我州兵马虽善战,冀州兵亦众,且有袁本初在,其帐下文武济济,青州黄巾不敢入我徐州的话,他们就一定敢入冀州么?”

    “冀州兵固众,袁本初帐下固猛将如云,可是,兄莫忘了冀州还有黑山啊!”

    荀谌恍然大悟,说道:“是了,冀州有黑山!我闻黑山贼今亦有数十万众,青州黄巾入冀,如得其策应,与其会师……。”说到这里,荀谌背后惊出了一身冷汗。

    荀谌的话没有说完,但众人都听出了他的意思,如果青州黄巾真的入冀,一旦和黑山会师,两下合兵,少则五十万众,多则近百万众,这将会是一股强大的势力,说不定,冀州都会因此而“全境沦陷”,落入黄巾和黑山的手中。

    而一旦出现这个局面,冀州地广民稠,有战略纵深,有足够的兵源,民风还剽悍,又粮多,又产铁,又产马,战略位置又佳,北进可得幽、并,南下可掩取中原,往东则兖、徐在握,黄巾、黑山恐就不可制矣,整个北方、乃至整个天下的形势都可能会因此而生巨变。

    不过对於这一点,对於会不会出现“这个局面”,荀贞却不担心。

    因为他是从后世来的,虽然记不太清楚了,但却有印象,记得好像根本就没有轮到韩馥、袁绍上阵,公孙瓒直接就把这支入冀的青州黄巾给打垮了。

    荀贞虽知有此一事,但却不能将自己所知的此事告诉荀谌等人。

    他严肃地说道:“是啊,青州黄巾如与黑山合兵,势必焰盛,兖、徐将危!为避免出现此等局面,我军才更得快点夺取徐州全境,以及早做好应对,以免真到那时,束手无策。”

    戏志才一直没说话,因为他的判断和荀贞是一样的,他也认为青州黄巾绝不可能入徐,也认为青州黄巾忽然集结合兵的目的,必然是为了入冀,此时听荀贞分析完了,应声说道:“诚如君侯所言,青州黄巾异动,此正我军出兵之机!”

章节目录

三国之最风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赵子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135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二)-神话大罗三霄小说下载,三国之最风流,笔趣阁并收藏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