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龙四年,是唐中宗执政的最后一年。



    这一年正处于武则天死后,和唐开元盛世之间的动荡年代。



    许多古寺因各种原因坍毁,而兴国寺塔却保留下来。



    博野兴国寺塔为四方形,十五层密檐式实心石塔。



    石塔通高7.51米,分为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



    塔基边长1.73米,由三层方石组成。



    塔身第一层由三块整石拼合,形成塔室。



    塔室南面辟券门,门左右各凋一持剑守护神。



    室内北壁凋刻一佛二弟子,并刻有塔志,内有“景龙四年”字样。



    室内东西两壁各有佛像,还有供养人像,所刻铭文中还有供养人姓名。



    第二层至第十五层为密檐式,每层檐均为石凋成叠涩式样。



    每层为一块石料,檐部为一块石料,相互叠压,塔刹为一石凋宝珠,是唐代石塔杰作。



    除了古建外,件件美不胜收的文物,也能让观者领略唐代遗风。



    比如唐代的邢窑白釉双鱼穿带壶,这件瓷壶高21厘米,口径4.9厘米。



    胎洁白细腻而致密,通体施白釉,口缘及足部露胎,釉色白中闪青。



    造型成双鱼跃起状,鱼头为瓶的口、颈、肩部,身为瓶身,尾为瓶之圈足。



    瓶口外侈,腹部扁圆,圈足外撇。



    瓶身饰满鱼鳞纹,两侧堆塑双排鱼鳍纹,上下均有环形系,圈足置孔,便于穿系提携。



    这妥妥的就是唐代便携式水壶啊!



    像是这样的经典瓷器,唐代还有不少。



    陈文哲找那种经典而又不广为人知的作品,随便做了几件。



    刚来工厂这边的时候,他见到的水月观音就很不错。



    当然,宋代的水月观音最出名,但是当代的也不遑多让啊!



    因为佛教,是从唐代开始更加兴盛。



    所以唐代的佛像肯定也是不缺的,各种各样的佛像都有。



    只不过这一次陈文哲做的是瓷塑,所以他选了唐代白石胁侍菩萨立像。



    这件立像丰满圆润,体态婀娜。



    脖子上饰有蚕节纹,戴项饰,帔帛至左胸挽结。



    下身着富丽贴体的长裙,衣褶层叠,裙上挂满精美华丽的缨络,赤足立于仰莲台上。



    虽然无头断臂,但体态修长,略略右倾的腰肢,如轻轻摆动的柳枝,风姿绰约,给人一种雍容华贵,潇洒飘逸的感觉。



    犹豫文哲的凋刻技术现在已经十分高明,所以做这种类似凋塑、瓷塑一类的作品,他会更加得心应手。



    “要改变一下形态了!”



    先前已经做过一些三彩鸭形杯,陈文哲不满足于单调的形象,想着制作另外一些鸭形器。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唐代三彩鸭形柄角杯,国内就有这么一只杯子流传。



    它是国家二级文物,宁县春荣公社唐墓出土。



    那只唐代三彩鸭形柄角杯长13厘米,口径6.4厘米。



    此器物体呈鸭形,鸭双眼圆睁,神情机警,螺旋状的羽毛分披两侧,鸭尾卷曲成一圆形,与鸭嘴衔接。



    杯的整体呈喇叭状,杯两侧静立两只活蹦乱跳的幼鸭。



    它通体施三彩釉,釉色纯正,绝对是一件好东西。



    做完这一件,陈文哲收拾材料,做了一件彷邢窑的三彩鸭形杯。



    这只唐代邢窑三彩鸭形杯的造型,为一只体态丰满的鸭子。



    鸭回首伸颈,口衔荷叶形杯口。



    椭圆形鸭腹即杯身,腹内中空,鸭子双翅展开,作游水状。



    好的三彩瓷,必须要胎质坚硬致密。



    之后才上施黄,绿,褐三色彩。



    做成之后,杯子造型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融情趣与实用性为一体的邢窑三彩鸭形杯,放到今天也是引领潮流的艺术上品。



    唐代邢窑是一座比巩窑还要出名的窑口,准确的说邢窑是一处隋朝-五代时期的窑场。



    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现存遗址位于北河省xt市辖内丘、临城两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地带。



    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唐代时为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



    邢窑开创的独特制瓷工艺和先进的烧造技术,同样是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唐人李肇在《国史补》里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邢窑白瓷产品的出现,改变了我国一向以青瓷为主的局面,结束了自魏晋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到了唐代,形成规模,使得邢窑与越窑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争妍的两大体系。



    这才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白瓷的发展起步较迟,而邢窑白瓷到唐朝中期已非常流行。



    唐墓出土的白瓷碗,胎土白洁,细如澄泥,釉色明净。



    据此可以证明,邢窑白瓷同样是瓷器中之上品。



    唐代白瓷除邢窑外,其他产地之白瓷质地制工也较优良,西江州窑也是当时白瓷的中心。



    唐三彩的出土,使邢窑遗址成为中我国第三处烧制唐三彩的窑址。



    唐三彩一般为黄、绿、白(蓝),其发展是从汉代单色釉(绿)到北朝的黄釉绿色再到唐三彩。



    三彩陶器巧妙利用了釉色的变化,达到富丽华美的装饰效果。



    唐三彩的烘造地点,主要在长安及阳洛两地,造型也十分的丰富多彩;



    有生动传神感人的人物偏和动物偏,还有房屋用器的模型。



    现在我们都知道,唐三彩色釉中蓝彩较罕见。



    邢窑的蓝釉唐三彩作品,还是有一些的,比如陈文哲原来一直想做,却没做的一种品种瓷器。



    唐代邢窑三彩卧兔形枕,也算是一件国宝啊!



    唐代邢窑三彩卧兔形枕,出土自安新县。



    枕身呈卧兔状,上承椭圆形枕面。



    肥胖的小兔四肢伏地,两耳贴背,双目圆睁,活泼可爱。



    枕面以蓝色为地,中心刻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和花芯分别用绿、褐、蓝三色涂染。



    小兔通体为浅绿色,釉面有细密的开片。



    胎质洁白细腻,通体所施釉彩凝厚滋润,底漏胎。



    这件器物的出土,改变了业界对邢窑无蓝色釉彩的看法,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也是因为这个,陈文哲几人做邢窑瓷器,而且还是蓝釉唐三彩,自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

章节目录

我的系统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疯神狂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南青北白,我的系统不正经,笔趣阁并收藏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