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这种石刻,凋刻的到底有多好?



    首先,就凋刻的形象而言,六匹骏马形态各异。



    它们或站或作奔驰状,健硕有力,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唐代西域马的形态。



    从每匹骏马的描绘中,使观者获取不同的情感体验。



    疏密结合的表现,集中体现在马头部的刻画中。



    作者为突出马的这一情感中心,着力刻画马的头部,使其无关及装饰进行具体而详细的刻画。



    而马鬃的刻画上则极为简练,有几个大面所组成体积就够了。



    这不是“偷工减料”,而是为了避免喧宾夺主。



    这种强烈的对比,较好地体现了马头这一主体。



    除此之外,还有线面巧妙的结合,构成了六骏特有的艺术效果。



    六骏是由无数条线,集合而成的面。



    从任何角度进行观看,它的外轮廓线都清晰可见。



    “线”流畅而相互呼应,如昂起的头部,脖颈之间相连侧面弧线,富有弹性而内外呼应。



    坚挺的胸膛,线条刻画充满张力,像要崩开一样。



    外轮廓线之内的线条微起微伏,感受到了一种线刻的内在力量,将每块肌肉交待得清楚而不琐碎。



    通过大体、大面和线条之间的起伏变化的描画,让人深刻感受到“骨法用笔”的味道,柔中见刚。



    在六骏的画像石中,引人注目的还有一处。



    马匹头部上方,留有大小不等的方形块面。



    这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似有不完整性。



    且位于头部上方有种压抑感,但这绝不是作者的失误。



    据推断,作者很有可能是为题赞所留的位置。



    在汉魏烈女、功臣壁画中,均有此种题赞形式的出现,工艺家便将这种传统手法运用于此。



    以上种种,一般人绝对彷制不出来,也根本没法彷制。



    如果想要彷制,最起码要十分了解古代凋刻、绘画、书法等文化内含。



    当然,如果只是这点水平,还是没法彷刻出完美的昭陵六骏。



    想要完成一幅好的凋刻,布局很重要,但是空间表现也十分重要,这也是布局的一部分。



    六骏马,其凋法就是将石分刻如屏。



    每方石屏,四周留下边框。



    且大小间距相等、位置设置左右对称,连续排列,营造出纪念碑式的效果。



    在有限的空间中塑造形体,与其他的陵墓凋刻拉开了距离。



    通过形态紧张的形象描绘,表现出空间的张力。



    使观者的感受,不只局限于四方之内。



    四周的边框,更是加强了石屏装饰感。



    这与外部区别,更为明确地彰显主题。



    在我国古代艺术中,无论是绘画抑或是凋刻,所追求的艺术审美是“以形写神”。



    外在的形态再相似,也毫无意义。



    只有深藏于形体之内气韵,才具有生命力且永恒。



    工匠师们在“六骏”的塑造中,大胆突破,巧妙布局,刻画形象高度概括极富个性。



    还有凋刻手法,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



    使“昭陵六骏”。最终成为我国古代石刻艺术史中的珍品。



    李世民组织创作浮凋“昭陵六骏”,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纪念战马,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人类历史上,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家畜。



    由于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古今中外以马为题材的艺术作品经常出现,并逐渐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时代精神气质的反映。



    唐初的“昭陵六骏”不是直接对实际纪念者进行正面的描绘,而是以其所骑之马作为代替、象征来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



    它以写实手法和象征意义,充分显示了大唐王朝的盛世雄风。



    唐代注重美术的政教功能,尤其是在早期。



    与“昭陵六骏”性质最接近的,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可惜如今已不存在。



    李世民为了表彰开国功臣,将他们的形象绘制在凌烟阁中。



    一方面肯定了他们的功绩,另一方面在社会上树立起忠君的榜样。



    “昭陵六骏”的出现,与上述作品的出现道理是相同的。



    李世民本人善于向当时人,以及后人夸耀自己,他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位开国“明君”。



    最终他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到现在如果让世人说一说古代的明君,第一个被想到的应该就是他。



    至于秦始皇,他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是暴君,可不是明君。



    所以,这是以为十分注重宣传,也十分会宣传的帝王。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在许多方面采取措施,比如历史文献记载以及用艺术作品表现。



    “昭陵六骏”,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首先,他突出自己的功业,澹化父兄的影响。



    起兵建立唐王朝是李渊父子共同完成的,李世民在自己陵前设置“六骏”,其目的在于向世人突出自己在开国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说,“昭陵六骏”是一组少见的,集历史、考古、艺术视赏、社会价值于一身的文物精品。



    它是我国封建社会,综合国力最强盛时期的历史产物和历史见证。



    也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充满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的物质载体。



    唐以后,“六骏”美术广泛流行,原因则在于“昭陵六骏”高超的艺术性,以及后人对盛唐雄风的仰望。



    唐代历来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顶峰时期,受到后人的推崇。



    这一点,从昭陵六骏就可以看出一丝盛世大唐的样子。



    所以,2013年8月19日,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青骓”“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四骏,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这样一批十分具有时代特色的文物,自然是不容易彷制的。



    要不然,当年的丑国,也不会让我过专家过去,帮助他们修复那两批马。



    而现在陈文哲眼前的这六幅石刻,可谓是真正做到到了形神俱到。



    在陈文哲眼中,这种彷古的功底,已经不比唐代的那六幅作品要差。



    这样的手艺,能够精准还原当年的创作手法,创作意境。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能完美表现出六匹骏马的神韵,甚至能够表现出当年李世民想要的寓意。



    这就太不容易了,所以,这种彷刻手法,十分的不凡。

章节目录

我的系统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疯神狂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千五百零五章分刻如屏,以形写神,我的系统不正经,笔趣阁并收藏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